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近期,武汉工程大学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部署要求,充分开展学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深挖各学科各领域的先进典型,涌现出了一大批教书育人、匠心筑梦的四好老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位——
1.闫福安
闫福安,武汉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艺学科学术带头人。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评审专家、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水性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涂料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涂料科技学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涂料》《涂料技术与文摘》《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二)。年,中国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授予其推动中国水性化进步十大技术专家称号;年,中国水性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授予其行业导师称号;年3月,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授予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涂料行业科技发展推动者称号。多次受邀为行业学术会议主席、做主题报告或为技术培训班授课,为行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杨红
杨红,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特种设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他聚焦行业热点,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围绕新型高效过程装备、机械设备智能监控等研究方向,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获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先后主持省级教研项目3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杨红老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育人成绩显著,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年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十佳师德标兵。
3.陈相柏
陈相柏,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特聘学者。年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担任助理教授,韩国建国大学担任副教授。年来武汉工程大学工作,从事实验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拉曼光谱及应用、磁振子学、光电子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自旋翻转与自旋波,光学光谱技术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韩国国家研究基金项目1项;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50篇,其中包括Phys.Rev.Lett.、Appl.Phys.Lett.、J.RamanSpectrosc.等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SCI引用余次。
4.别尽秋
别尽秋,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她近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一线,致力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在培养一代代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成长为外语学院骨干教师,不论求学还是教学,她都将滴水穿石视为取得进步的制胜法宝。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别尽秋曾获工大青年岗位能手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工大好老师称号。在校级、省级教学比赛中获优异成绩,曾获湖北省大学英语教学比赛省一等奖、武汉工程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地区决赛二等奖等。
5.江吉周
江吉周,武汉工程大学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级无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年以楚天学子特聘教授身份引进武汉工程大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微纳米材料、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分析、食品安全、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家科技部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主要成员,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在ChemicalSocietyReviews、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Carbon、2DMaterials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20篇。现担任ChemicalSocietyReviews、ACSNano、Small、Carbon等国际知名SCI期刊的审稿专家。
6.王娟
王娟,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党支部书记。自年进入武汉工程大学执教以来,她醉心于公共经济学、财政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术科研领域,谦逊好学、敬业乐群,勇于学术创新。近年来,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发表于SCI杂志1区的文章1篇,CSSCI文章5篇,核心刊物文章2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省教育厅人文项目1项;主持并已结项的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1项,校级及省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及部级项目2项。参与多次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讲。年初,她以《河长制背景下流域水污染治理驱动机制及政策评估》为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7.付书科
付书科,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担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国际区域科学协会(RSAI)会员,受聘为湖北智途北斗、山东兴盛矿业等公司顾问。从事资源环境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创业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项目6项,厅局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6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部,获评工大好老师、工大优秀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百佳导师、优秀班主任、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8.马科
马科,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武汉工程大学工作,先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担任辅导员。年11月,学校成立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他积极响应学校调令,来到新学院参加新学院的各项筹建工作,并担任学院办公室主任。曾获新生军训优秀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十佳辅导员、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在学生工作中,他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学院办公室工作中,他服从指挥、克服困难、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深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9.高家俊
高家俊,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青年教师。年,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获批校长基金项目1项,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化工领域Top期刊Fuel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年,高家俊获得武汉工程大学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10.袁华
袁华,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化学基础课教学工作,也是学校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化学及实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他先后获得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主编或参编相关教材5部,发表教研论文8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等省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组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学科竞赛等奖励40余项。今年教师节前夕,他荣获年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一支粉笔,写尽古往今来;三尺讲台,培育满园桃李。在武汉工程大学,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老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用智慧笔端,点亮希望航标,用知识砖瓦,盖起人生大厦,用自己的青春,浇灌着莘莘学子的梦想。在这里,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武汉工程大学官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