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生
出品/节点财经
“我们用27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
在去年6月的央视《对话》栏目中,恒力石化(.SH)创始人、副董事长范红卫语带自豪地说。
今年,随着胡润富豪榜的又一次更新,恒力石化创始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以亿元身价,超越刘强东、孙飘扬等知名企业家登顶江苏首富。而范红卫本人也超越碧桂园主席杨惠妍,成为年新一任中国女首富。
其实,从年下半年到年上半年,恒力石化乃至整个化工行业的日子都不算太好过。这一点,从恒力石化最新公布的半年报业绩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半年报显示,恒力石化上半年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13.96%;实现归母净利润80.26亿元,同比下滑7.13%。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28.10%,实现归母净利润38.03亿元,同比下滑16.06%,环比下滑9.94%。
看了半年报的数据,可能很多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增收不增利”五个字。但是,观察一家公司当然不应该只看表面,行稳致远的投资者,更应该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潜藏的机会。
1、恒力石化的周期性是怎么回事?
2、恒力石化靠什么稳住基本盘?
3、新材料能够带来多少新机会?
从关于恒力石化的这三个问题,我们展开本文的内容。
“增收不增利”之下的周期之困
拨开年中报“增收不增利”的表象,在节点财经看来,恒力石化的表现并没有低于预期。为什么这么说?可以先从恒力石化的主营业务和目前的行业环境说起。
主营业务方面,恒力石化以“大化工”闻名,搭建了一条“原油-芳烃-乙烯-PTA-乙二醇-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薄膜-织造”的完整产业链。
其中,炼化产品与精对苯二甲酸(PTA)合计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85%,其中又以前者占比最大,超过50%,而炼化产品中如对二甲苯(PX),也是公司主要产品中赚钱能力最强的品类。
年报显示,炼化产品的毛利率为22.89%,高于PTA的2.34%和聚酯产品(涤纶)的18.92%。
从产业链的分布不难发现,上游对恒力石化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石油的价格;而从下游产品如纺织原料来看,消费市场的景气度,对公司产品的销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不论上游的石油还是需求端的消费品,都不可避免的要看PPI、CPI等宏观经济数据的脸色。
这种情况下,恒力石化等化工企业不可避免的被划入到周期股的范畴,公司自身确实也深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明白了恒力石化周期性的定位,回顾年全球宏观经济的走势,就不难理解恒力石化年中报的成绩单了。
上游成本端,众所周知的原因,油价持续高位运行。据中石油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94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升66.1%。
图片来源:恒力石化财报
另一方面,恒力石化的终端产品价格虽然跟着“水涨船高”,但涨价幅度最高的PTA产品,涨幅也只有42.78%。
所以,终端产品涨价带动了恒力石化的营收上涨,但由于油价涨幅更大,与终端的价差,又侵蚀掉了恒力石化的利润,从而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此外,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原因,需求端的消费市场受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恒力石化等化工企业造成了挤压。
在这种“两头受气”的情况下,恒力石化的库存明显增加。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其存货为.3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7亿元,同比增幅为48.94%。而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年底,恒力石化存货为.53亿元,同比增幅达70.4%。
与之相对的,就是销量的下滑。比如在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上半年炼化产品销量为万吨,去年同期为万吨。
目前,摆在恒力石化面前的主要问题已显而易见,即克服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以及经济周期的影响,重新走上增收又增利的正轨。
但是,周期的底部会有多久?恒力石化的根基还稳吗?
恒力石化的基本盘还稳吗?
对于业绩波动,恒力石化对节点财经表示,公司总体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盈利区间,一方面是由于其目前已构筑形成“大化工”平台和“新材料”研发积累为主的产业格局,而上半年公司产品量占比较大的国内炼油价差与芳烃(PX、纯苯)产品价差仍保持着较好的盈利韧劲。此外,公司在今年年初以来,具备万吨左右的相对低成本的原油库存,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成本端压力。
其实,经济周期的起起落落,在过去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陈建华、范红卫夫妇遇到过不止一次。为此,他们还提出过独创的“猫冬论”,即行业冬天到来时,不能像蛇一样冬眠,而要像猫一样,即便缩在洞中,也始终看着外面,绝不放过机会。
在这种发展思路指引下,恒力石化踩着经济周期波动的节奏,一路从苏州市不起眼的纺织厂,不断壮大,年的《财富》世界强排名中,恒力石化排名第67位。
所以,从过往历史经验来说,恒力石化的管理层对于行业的周期性低谷,应该不缺乏应对之策。
首先,从目前恒力石化的布局来说,其凭借已经打通的炼化全产业链,相比其它传统的炼化公司,其拥有更高的规模效益,可以帮助其更好的抗拒周期性波动。这是全产业链大炼化公司的优势所在。
目前,在上游方面,恒力石化拥有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万吨PX产能;中游,现阶段拥有PTA产能万吨,为全球单体最大的PTA工厂;下游,恒力石化的产品种类比较丰富,比如涤纶民用长丝、工业长丝、聚酯切片、工程塑料、聚酯薄膜、PBAT等等。
而且,恒力石化的项目不少为近两年投产,在整个的毛利率、技术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
其次,从市场前景来说,目前我国对PX等炼化产品的需求仍处于上升趋势。
长期以来,国内对PX大多依赖外部进口,国内占比不大。但是,随着恒力石化等厂商的崛起,形势正在悄然变化。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年-年,中国PX的表观消费量分别为万吨、万吨和万吨,增速分别约为12.79%、9.62%和15.37%;同期进口量分别为万吨、万吨、万吨。
虽然仍然需要大量进口PX,但依存度在降低,而国内PX产能的释放在加快。年-年,国内PX产量分别为万吨、万吨和万吨,增速分别约为16.34%、31.49%和39.15%。
最后,回到此次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随着欧美经济的下行,原油价格将大概率迎来周期性回落,成本端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的经济逐渐地企稳,下游需求的限制逐渐解除,未来三、四季度,继续下行的空间已比较有限。
对此,申万宏源在研报中表示,考虑到三季度原料端原油价格有所回落,其上调了恒力石化年至年的净利润预测,并看好公司依托上游“大化工”平台支撑不断完善下游新材料布局,在建工程的陆续投产为公司带来持续成长。
可见,在周期低谷中,恒力石化的全产业链基本盘仍在。但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