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市场 >> 正文 >> 正文

有缘中国8位教授毕业于同所高校,如今都

来源:石化 时间:2022/12/2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书育人是一所大学的根本职责,而在历史底蕴深厚的湖北荆州,孕育着一所以长江为名的大学,自建校以来,走出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他们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其中不乏一些执教高校的优秀学者。本期推送,小编带你一起认识一下从长江大学走出的教授校友。

(按姓氏拼音排序)

吕金虎

长江大学第二届杰出校友,毕业于长江大学(原荆州师专数学系班)。IEEEFellow,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网络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世界工程领域ISIHighlyCitedResearcher、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最年轻获奖者等。

庞雄奇

长江大学第二届杰出校友,年毕业于原江汉石油学院地质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导,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和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作为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2个项目在内的67项研究课题。创立了油气门限控藏理论模式,在国内外26个盆地和地区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老师奖彰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恩科

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原荆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校长。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夸克物质理论、核环境中的微扰QCD理论、有限温度场论领域的理论研究。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获“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汪国平

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原荆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在光学超常材料、光学超分辨成像与传感、光学隐身、纳米光子学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现用单棱镜全息干涉技术制备各种人工微结构的简单方法;首次提出金属异质结构新概念,并由此设计出多种金属异质结构纳米光子器件;建立了光学隐身的傅里叶光学理论等。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奖等多项奖励。

王太宏

年毕业于原荆州师范学院物理专业。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电容成像传感器、脑电传感器、肌电传感器等方面获得多项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并开展了临床应用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等奖。

肖立志

长江大学第一届杰出校友,年毕业于原江汉石油学院测井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育部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斯普林格-Nature期刊PetroleumScience主编、地球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井下极端环境核磁共振波谱学与波谱仪,石油石化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场景。迄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中外文专著10部;获中外发明专利授权58项;国内外特邀学术报告百余次;学术已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共计余人。

谢胜利

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原荆州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现任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先后主持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粤港重大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招标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广东省自然科学创新团队等30多项国家级、省部重大科研项目,并获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5项一等奖)和一次国际竞赛一等奖。

杨山清

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原荆州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从事精密引力实验与精密测量研究。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含Nature论文1篇,PhysicalReviewLetters论文6篇),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薪火传承,弦歌不辍。长江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而从这里走出的无数优秀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长大人的不凡!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校友会、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农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东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