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市场 >> 正文 >> 正文

加一桶92汽油,点一杯95咖啡,打一个如

来源:石化 时间:2023/1/23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近日,中石化易捷正式发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首批易捷咖啡店将在苏州的9家中石化加油站内同步开业。据悉,易捷咖啡打造了三种不同定位的系列产品,即92#(黑白咖啡)、95#(时尚特饮)、98#(精品系列),与中石化加油站场景契合。

这并不是中石化第一次试水咖啡。年,旗下零售业务易捷便利店进行二次升级时,就曾引入瑞幸咖啡。可以看出,中石化觊觎“加油站+咖啡”这块蛋糕也不是第一天了,这次与“连咖啡”的深度合作,是打算进一步打造其“人·车·生活”一体的零售生态,拓展加油站的业务场景,而这个算盘,拨得响吗?

01“石油系”咖啡袭来,中石化大胆跨界

9月3日,中国石化开始在其位于苏州的几家加油站售卖自有品牌的咖啡——易捷咖啡,为了与其油品供应商的身份相关联,咖啡的系列也分别被分为:92#(黑白咖啡)、95#(时尚特饮)、98#(精品系列),这也标志着易捷这一中国石化零售连锁便利店品牌开始正式入局咖啡行业。

易捷咖啡当前线上共计15款饮品,被划分为三大类别:黑白手冲、易捷特饮、经典咖啡,价格从12元~28元不等,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相比,并不昂贵。

此次进军咖啡市场,中石化选择了和沉默已久的互联网咖啡先驱“连咖啡”合作。以星巴克代买起家的连咖啡,年就开始了以“补贴+外送”的形式,来探索星巴克的空间溢价替代之路,亦是防弹咖啡等单品的国内先驱,是瑞幸们的绝对前辈。

而在中石化推出易捷咖啡之前,高速路消费场景已不乏有咖啡店企业布局。以星巴克为例,在浙江省内的高速路服务区已经开始开设门店。中石油也早已创立了自有连锁咖啡品牌——好客咖啡,价格集中在18-33元。目前来看,咖啡市场正处于场景突围战的关键时刻。中石化此时大胆入局,高调跨界,自然有其底气所在。

02“另类黑金”潜力巨大,万店连锁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国外成熟市场加油站利润有50%以上来自非油品业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加油站便利店咖啡几乎成为一种标配。比如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旗下优选便利店每年能售出2.5亿杯咖啡,壳牌集团执行副总裁柯一凡甚至感慨,咖啡是石油之外的“另类黑金”,比石油的利润率要高得多。

此外,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为6.2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美国的1.6%,但中国咖啡市场始终保持着年均20%的复合増长率。预计到年末,中国咖啡市场消费规模将突破亿元,人均咖啡消费量达7.2杯。

市场潜力如此巨大,换谁都想分一杯羹,这也是近年来“咖啡”概念掀起热潮、瑞幸、连咖啡、友饮咖啡、咖啡零点吧等本土品牌纷纷崛起的原因。

但是咖啡领域的准入门槛还是非常高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消费场景的争夺(比如写字楼、商圈、电影院、KTV等),这背后不仅需要大资金铺路,还需要强大渠道网和供应链资源。小玩家很难在这个市场生存,但是中石化易捷咖啡却有着先天的优势去赢得这场战争。

首先,易捷的加油站咖啡,有着普通咖啡门店乃至一般便利店不具备的网点数量优势。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年中国便利店TOP榜》中,易捷便利店以家的门店总数名列榜首。与此相应的是,星巴克在中国耕耘20年开出了家门店,瑞幸在今年7月16日,也才宣布了国内第家门店开业。

其次,中石化易捷拥有庞大的会员群体,近亿级的会员助其形成核心壁垒,不用再花巨大的代价去获客,这些会员是易捷天然的私域流量池。当星巴克、瑞幸咖啡还在城市商业中心争夺着一波又一波的白领、上班族用户之时,易捷咖啡背靠加油站的用户群体却主动投入中石化易捷的“怀抱”。

03中石化非油业务惨淡,“石油+咖啡”能否掀起风云

对于许多大型石油公司来说,拓展咖啡业务只是其开拓非油业务的手段之一。目前国际上较大的油品销售公司,非油业务都已经占其整个业务的50%左右,美国加油站平均64%的收入来自便利店,在欧洲,这一数据为35%-40%。

就中石化来说,年中石化易捷便利店销售额为亿元,仅占中石化全年营收的2%。至于单店的日平均销售额大概在元也低于行业平均营业额元。由于易捷便利店业绩不达预期,导致中石化中石化的盈利质量非常低,常年保持在2-3%左右。因此,向利润更高的咖啡进军是中石化的迫切需求。

咖啡+加油站,借助着中石化的翅膀,似乎是一门风光无限的生意。但是中石化加油站看起来有极大的流量优势,却未必能很好的转化为易捷便利店的业绩,这从中石化惨淡的非油业务中可以略见一斑。

而且一线城市客流对现磨咖啡的接受度,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接受度完全不同,常跑高速的货车司机和假日出行的自驾游客显然对咖啡饮品的认识也有着巨大差距。对于大多数司机来说,红牛等提神用的功能饮料才是加油站的硬通货,咖啡则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这也让“石油+咖啡”这一模式蒙上阴影。

此外,近年来易捷便利店大规模引入了业务合作伙伴,但如何对瑞幸、1号店、中百超市、顺丰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管理,对外提供标准化服务,易捷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也让易捷的经营能力饱受质疑。此时,易捷再度与连咖啡捆绑在一起,才开始就摊子铺设太大,一旦全国扩张,必然使得管理半径过长,管理难度加大。而易捷现有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否经受住考验,还有待证明。

因此,中石化的“石油+咖啡”模式能否让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再起风云,能否如愿掘得“另类黑金”,能否大幅提高自己惨淡的非油业务收入,此时都还言之尚早。只有在苏州样本成功之后,中石化易捷咖啡才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挑战者。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