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里,石油基本上就是“流动的黄金”。只看那些海湾国家的商人,就是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过上了奢靡富足的日子。可见,开发石油产业能带来巨大利润。然而前不久,我国的民营石油大王,居然在一夜之间破产了,还欠债过百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要说的民营石油大王就是薛光林,光汇石油的创始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三桶油”,分别是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海油。而光汇石油,被称为“中国第四桶油”。光汇石油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石油集团。自年创立集团以来,薛光林的经历可以用大起大落形容。
年,薛光林在安徽天长出生,从小学习就十分优异。他26岁时,获得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学位。本可以直接挑选一份高薪和稳定的工作就业,不甘平凡的薛光林毅然决定创业。他带着元南下深圳,开始了创业生涯。贸易事业上的良好成就,薛光林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年,随着国内石油需求的增加,中国开始进口石油。薛光林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个风口,开始涉足石油贸易业务。他凭借卓越的商业头脑,在深圳建立了第一个大型储油基地。
年,国有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进行重组,同时理顺市场的石油流通秩序。至使很多民营石油公司被涉及、停止运营,最终破产。而光汇石油则抓住了机会,底价出售了被中石油看中的一座油库。由此,三家携手。在左右逢源的优势之下,光汇石油毫发未损。
年,薛光林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回了精炼油的经营权。但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以及最大利益化,薛光林把业务方向转向了海上石油供应。当时,中石油、中石化不重视海上石油供应业务,中国港口大部分海上船只,很少能够加到油。因此,这项业务的发展空间离饱和尚早,同时可以和外国企业竞争。
由于大多船只不熟悉也不放心国有企业,薛光林自己开始跑业务,吸引、拉拢客户。薛光林的不懈努力下,光汇石油终于在海上石油供应业务中开辟出了路。
年,石油价格飞涨,趁着这股大风,光汇石油成功上市,股价翻了好几番。年,光汇石油的市值突破亿。其业务内容涵盖了从石油开采到石油仓储运输等一条龙式的产业。在薛光林的领导下,光汇集团在国内外拥有近亿元的总资产,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并获得了中国“第四桶石油”的称号。
自年起,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下跌。而当时的光汇又刚刚完成两笔大规模的收购。两桩大事的碰撞,导致光汇集团的收购项目迅速贬值。同时,光汇集团的业绩紧随出现了大规模下滑,甚至亏损。
一面业绩亏损,光汇集团的负债金额更是连年高升。年底,光汇集团的负债金额达到了亿港币,其中,银行贷款为亿港币。为了偿还债务,光汇集团不惜抛售旗下股票,更有中海油战略性融资了7亿美元。可惜,都犹如精卫填海,始终不能填满欠债的大洋。
年10月,光汇石油暂停交易。此前,公司披露:截至年底,公司负债总额已超过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亿元。去年1月底,光汇石油宣布公司负债总额约为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年4月份,香港法院裁定薛光林破产,并且还额外欠债亿元。同时,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薛光林在公司的职务全部被撤销。
一代石油大王,一夜之间倒下,就这样一无所有了。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位传奇人物能否再度力挽狂澜,光汇在未来的命运又会如何。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