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31日,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在山东烟台东山宾馆盛大召开。本次会议吸引参会代表余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大变局下的挑战与机遇”,围绕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行业经济运行形势、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研讨和对话,侧重于政策解读、目前行业运行状况、未来发展预测等内容。
31日全天的大会上,11位重磅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上午9时,大会正式开始,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主持。首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两位领导致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
会议开始,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石化处处长邵稷,带来“石化产业政策趋势及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石化处处长邵稷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二级巡视员张炳政带来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趋势”的主题演讲。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二级巡视员张炳政万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廖增太带来“万华的可持续创新战略”的主题演讲。
万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廖增太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带来“形势严峻压力加大,沉着冷静长期应对”的主题演讲。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下午的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兼副秘书长赵志平主持。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兼副秘书长赵志平
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陈全生带来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研判”的主题演讲。
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陈全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带来题为“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挑战”的主题分享,他表示,中国的炼油产能在世界上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现在也是第二大的乙烯生产国,还是第一大的丙烯生产国,原油和乙烯都是第二大消费国。
近年来,炼油行业的复杂程度在进一步提高,一体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炼化一体化已成为炼化行业发展的主流。
围绕国家规划的七大石化基地,又布局了一批大型的石化和高端制造业项目,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大石化产业聚集区。这三大集群,都是以大型炼化项目为龙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形成了企业数量多、项目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特点。装置与装置之间,工厂与工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在形成管线的互通互联。综合循环的集群发展优势,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水平很高,竞争力很强。
从总体上来讲,中国炼油产业正处在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调整、大提升的关键时期,市场改革进程在加快,国有、民营、外资、炼化企业千帆竞发,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产业集群。
但是炼油行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炼油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高端化工产品短缺问题突出。其次,原油供给严重依赖进口。再次,炼厂平均规模偏小,产业链高端面临核心技术制约。最后,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宏观调控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炼油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产品冲击矛盾突出,建项目虽然提出了炼化一体化的目标,但差异化、高端化的产品依然难做,大宗化工产品也很快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风险。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一要坚持总量控制,提高行业供给质量。二要坚持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三要坚持对标发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炼化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存量与增量之间,传统发展模式与新发展模式之间,市场与宏观调控之间三大关系,既不能搞“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也要尽快扭转调控不力、盲目发展的突出矛盾,应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有效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加快由世界化工大国向强国的跨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孔庆成带了“山东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及园区认定情况”的主题演讲。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孔庆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带来题为“石化行业技术创新与补短板”的主题分享,他表示,“十三五”以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石化行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的活动包括创新的效率,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突破了一批关键的技术。
第一个方面是一批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有效的提高了我国油气供给保障能力,比如中石化开发的涪陵大型页岩气田开发技术。
第二个方面是表现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的突破,开辟了我国化工原料多元化和能源清洁利用的新的路径。
第三个方面是一批尖端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端化工新材料的竞争能力。
最后一个方面是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提高了我国行业装备的自主化水平。
虽然石化行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和亮点,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的技术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一个短板或者是瓶颈,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我们和跨国公司相比有差距,二是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我们的技术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一方面,结构性的矛盾突出,高端化学品严重依赖进口。
二方面,行业安全环保的形势非常严峻,安全事故频发,亟需开发我们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
第三方面,提高我们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也需要提高我们的技术和装备。
最后一个方面,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不能老是跟跑,不能老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补短板,我们还要去构建先发优势,在技术的制高点,还要继续发力。
面向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还要攻克一批补短板的技术。
从年的进口化工产品清单来看,如果按油气、化工新材料、有机原料、高端化学品、专业设备以及其他的化学品进行分类,我们发现我国进口量最多的是油气,油气不是技术问题,是我们的资源禀赋。在有机原料工业品当中,有些不是技术问题,PX进口比较多,前些年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建厂的时候受到社会上一些干扰,我们的产能不够,所以进口量较大。但是在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和专业设备方面,更多是买国外的?主要是技术问题,因为我们不能生产,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着力加强技术攻克的。
总的来说,补短板成为我们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行业经济效率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但是补短板需要技术支撑,所以说我们行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任重道远,加油实干。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
最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为大会作了总结。他表示,这次会议对全行业形势的看法,对明确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对增强发展信心,一定会发挥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
结合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情况,李寿生强调,第一,要充分认识下半年行业运行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做好下半年经济运行工作的极度重要性。今年上半年,全行业下行压力很大,价格下滑严重,在多方面不确定因素叠加的形势下,仍然取得了总体平稳的好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价格波动加剧,经济效益矛盾突出,不少不确定因素还没有完全显现,下半年搞好经济运行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第二,要对中国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我们既要对下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也要对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发展充满信心。要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充满信心,这是因为首先中国有着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有13亿的人口,国内需求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三,中国企业和行业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提升。一大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能力正在大幅增强,同时一大批跨国公司也带来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正在中国市场精耕细作。
第四,中国政府决心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进一步修订颁布了新的外资准入清单。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加大为实体经济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我们坚信,中国市场一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中国经济也一定能够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发展自己、互利共赢的新路子。所以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础和增长的态势,还会持续。
在当前,宏观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石化全行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伟大进程中,全行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任务十分严峻,而且时间也十分紧迫。我们绝不能因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而放慢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无论宏观经济形势再严峻,我们都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紧紧围绕行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顽强推进。下半年的工作,无论矛盾再多,困难再大,不确定性再复杂,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克服一切困难,扎扎实实搞好。
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谁能先于别人,发现自己的主要矛盾,并先于别人,先人一步解决好自己主要的矛盾,谁就先能听到历史的马蹄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朱贵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