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这么便宜,民间炼油厂在赚钱,为什么中石油和中石化却录得历史最大季度亏损,原因何在?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笔者作为财经自媒体也想解开这个谜团,为此笔者查看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一季度报表,基本上是弄清了为什么亏钱的原因;但是对于民企炼油企业为何会赚钱,笔者也查看了一季度报表以及相关的券商研究报告,也明白了一点,但是也并非十分得通透,在此,笔者将自己查看报表和研报后的结果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1、中石油中石化亏了多少钱?民企炼油厂赚了多少钱?根据上市公司的一季度财报,中国石油一季度亏损亿元,中国石化一季度亏损亿元,两家企业合计亏损亿元,平均每天亏损4亿元。而民企炼油厂的结果是盈利同比大幅上升的,两家最大的民企上市公司分别是恒力石化和荣盛石化,两家企业年的营收分别是亿元和亿元,年一季度两家企业的营收分别是亿元和亿元,同比增长98%和28%。而恒力石化和荣盛石化在年一季度的净利润是21亿元和12亿元,同比增长%和%,在净利润方面,这两家民企的炼油厂是逆势大幅增长的,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2、中国石油和中中国石化为什么巨亏?两桶油的巨额亏损主要原因是三个,首先是高价库存跌值导致巨额亏损,因为从采购到加工到销售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所以两桶油会储备两三个月的原油储量来保障未来的持续运营、保持业务的正常进行,但是国际原油价格在短期内就产生了暴跌,导致成品油终端价格马上下降(成品油价格10个工作日就调整一次),最终的结果就是销售的价格低,而原材料的成本高,这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成品油市场的销售疲软,在今年的一季度,成品油销售下滑20%以上,销售下滑也必然会导致去库存的周期加长,这也是导致亏损的原因之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国家有70%的原油是需要进口的,换句话说我们国内能够生产30%的原油,但是我们的产油成本通常在50美元到60美元之间,而这已经是低于国际油价了,这导致我们为了维护产油产业,那么整个集团就必须承受这中间的亏损。最后在说一下40美元的保护价,这个保护价意思就是说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就不再下调,但是按照年发改委的规定,这部分的差价是要上缴国库的,两桶油并不拥有40美元和实际油价之间的收益,所以,两桶油还是亏的。下图是石油产业链,从原油开始主要有两个下游方向,第一个是成为成品油(汽油、柴油等,这是两桶油公司的主要炼油方向);第二个是化工化纤方向(这是民企的主要方向)。3、为什么民企炼油厂是赚的?按照上面的逻辑,民企炼油厂也应该是亏的,但是现实却是没有,笔者也一度疑惑,仔细分析之后才发现另有猫腻,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要明白石油产业链,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虽然是勘探、开采、炼油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但是他们的炼油后的产品主要是成品油,也就是汽油、柴油、煤油和天然气等。还有一部分是化工产品(比如乙烯、合成树脂、尿素、合成纤维原料及聚合物,以及合成橡胶)。但是民企的炼油却不是以成品油为主的,民企的炼油企业打造的是:“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民用丝、工业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世界级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模式,换句话说,两桶油等国企炼油是为了汽油和柴油(成品油的占比不过是12%而已),而民企主要是为了芳烃、烯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民用丝、工业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这个就是最终的民用产品了。恒力石化和荣盛石化都因为去年有新的生产线投产,所以导致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大幅增加,而他们又不是以成品油为主,而是以化工化纤为主,所以市场虽然也疲软,但是远不及成品油市场的萎缩厉害。另一方面,他们的产业链更长,上游的原材料价格暴跌,要传导到最终的产品还需要时间,这个并没有向成品油市场在国际期货价格暴跌后,很快就能够进行降价。所以,民企相对在今年的行情中是赚钱的,主要原因还是产业链更长,延伸到了化工产品的终端,所以原材料降价,而最终产品的降价却没有那么快,这个才导致盈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