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是浙江杭州人,
今年3月份,
他从贵阳一个叫宋勇的人手里,
陆续购买了30多万元的加油卡。
可一个月前,
他发现这些加油卡
竟然都不能用了。
高先生说,这个叫宋勇的人,是他从闲鱼二手置卖网上认识的。当时买的是中石化的加油卡,而且对方有一个9.05折的优惠。高先生是做物流生意的,获知对方有这么优惠的加油卡出售,他动心了。于是,便购买了一张试用。油卡刚收到没多久,对方就给他打来了电话,问使用感受如何,并告诉高先生,他们是有公司的,可以走线下交易。
对方不仅给高先生看了公司的营业执照,还承诺售卖的加油卡都是不记名的主卡。所以,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高先生陆续从宋勇那里买了30多万元的加油卡。让高先生没有想到是,就在他付钱之后没多久,这些加油卡突然用不了了。
高先生:“当时我是4月28号早上发现这个卡被挂失的,挂失以后,我就一直给他们打电话,电话通了,但是一直没有人接。”
无奈之下,高先生只能从杭州来到贵阳,寻找宋勇所在的贵州黔通易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先生:“他们公司给我的答复就是,你爱报警就报警,爱起诉就起诉,就是说你们搞什么我都不怕。”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先生选择了报警。而除他而外,重庆的牟先生和杭州的赵先生也有着相同的遭遇。
牟先生:“我就是一个转卖,在中间赚取差价。大概的话是付了70多万,79万的钱,总共是买了82万面值的油卡。”
赵先生:“我总共打给了他是86万6千多元钱,然后一共损失是在32万2千多元钱。”
赵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有一个维权群,里面还有几十名受害者,而且都是在宋勇那里买的加油卡。在查询后,高先生等人发现,他们买的这些卡并不是主卡,而是副卡。
赵先生认为对方是一种有意欺骗行为。
而在这些受害人中,
损失最高的有万。
随后,记者跟随高先生一行人,来到了当初约宋勇见面的办公地点。可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已经被宋勇转出去了。于是,记者拨打了宋勇的电话。可宋勇表示他人现在不在贵阳,也不愿意在电话里透露任何信息。
记者和宋勇约定两天后见面,可直到第三天,宋勇都没有露面。再次拨打宋勇的电话后,他解释了油卡挂失的原因,是因为他跟合伙人出现了矛盾,公司账目出了问题,所以才挂失了这些卡。宋勇说,他手中的卡都是从中石化的各个加油站办理的,有以公司名义办的,也有以个人名义办的。
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者提出当面详谈,可宋勇就是不愿意出面。从高先生等人购卡的数量来看,宋勇手里的加油卡并不少。那么,这些加油卡是怎么来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中国石化贵州石油分公司客服中心。
中国石化贵州石油分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我们中石化的加油卡,它有分4种类型。有个人单用户卡,个人多用户卡。单位单用户卡和单位多用户卡。在单位,多用户卡和单人,多用户卡。这两种卡都是以主副卡的形式。它都是可以一张主卡下面,挂很多张副卡。”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中石化的发卡网点,是唯一办理加油卡和充值业务的正规渠道。而且中石化的加油卡,基本上是没有优惠的。对于加油卡挂失的条件,这名工作人员也作了解释。
中国石化贵州石油分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我们充值的是充值在这张主卡上。主卡的可以把主卡上的金额分配到任何一张副卡。同时它也可以全权提任何一张副卡上的金额回到主卡。以及挂失每一张副卡。”
也就是说,高先生他们在宋勇手里买的副卡,对方不仅拥有挂失权,甚至还有提款权。
目前,距离高先生报案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为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高先生拨打了办案民警的电话,民警表示还在继续收集相关资料。对此,高先生等人显得十分无奈。那么,在卖卡人宋勇不愿出面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高先生他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记者也针对这个问题,找到了相关律师咨询。
贵州瀛黔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峰:“从上述情况来看,受害者在网络上,购买油卡遭受损失,可以向经营者主张权利,在主张权利之前,可以要求网络提供者提供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受害者可提供与经营者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加油卡、购买记录等,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记者:皮译辰苏畅编辑:贾璇
编校:吴瑶审发:石昌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