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前景 >> 正文 >> 正文

释放改革红利提升幸福指数临淄区金山镇

来源:石化 时间:2023/10/2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赵桐通讯员郭雯孙文

4月11日早上七点半,孙艳来到齐盛塑编厂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孙艳是临淄区金山镇南仇南村的村民,在村办企业——齐盛塑编厂成品车间负责打包工作,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午还可以在食堂吃饭。“在村办企业上班,离家近,工资待遇也不错,家庭、工作两不误,这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心了!”

在齐盛塑编厂像孙艳一样的职工还有60多名……

金山镇作为齐鲁石化驻地,在产业配套、人口集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按照依靠齐鲁、服务齐鲁、研究齐鲁、延伸齐鲁的发展原则,自20世纪80、90年代起,金山镇南仇片区围绕齐鲁石化上下游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发展起以南仇南村齐盛塑编厂、福山村建筑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村集体企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趋于落后,人员多产量少,具有得天优势的齐盛塑编厂一度濒临倒闭。借厂区搬迁之机,南仇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乔红钢决定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精简人员到改变管理模式再到更换最新设备,我们努力挖掘企业潜力,从零开始。”经过7个月的规划和建设,年年底,齐盛塑编厂重装上阵。

乔红钢介绍,为实现企业良性运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他们聘请职业经理团队进行管理,保障企业运转科学高效,同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做到村书记牵头把关、村“两委”及全体村民负责监督。

千变万变,为民的心不变。“我们优先聘用本村的村民。”乔红钢说,为了调动村民积极性,年实施股改,在额外福利收入基础上,鼓励村民、职工资金入股,极大地调动村民参与公司发展的积极性,凝聚了村民向心力,为村办企业的运行打下了基础。

年塑编厂实现收入万余元,年收入实现万余元,收入增量翻了1倍以上;企业盈利,村集体经济也相应提升,村内要求齐盛编织厂每年上交万元利润作为村集体收入,再加上土地承包费、其他村办企业利润等费用,年比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量达万余元……

“75%的村集体收入用作村民福利,剩下的25%用来提升村内人居环境,包括环境卫生清理、村容村貌和硬件设施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乔红钢告诉记者,村里每年还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元到元不等的费用。

集体经济结硕果,村民分红乐开颜。“作为股民每年有1元的分红款,每逢节日还有物资,再加上每个月多元的收入,这幸福指数蹭蹭地涨。”孙艳笑得合不拢嘴。

通过村办企业的良好运营,南仇南村实现了企业盈利和村民收入提升,充分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促进了村集体企业的发展。

通过改革,目前,齐盛塑编厂已经成为华北三合一牛皮纸复合袋最大的生产企业,可实现年产一千万条产量。“我们已经与外省一家企业签订了订单,下一步准备建一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同时为村民建设以康养、生态、种植、旅游为主的新农村,让村民们充分享受到村集体增收带来的红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