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印发意见提出打造石化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在创新发展方面,将加快构建重点实验室、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在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方面,《意见》提出,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按照生态优先、以水定产、总量控制、集聚发展的要求,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在产业转型方面,《意见》提出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3-5家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中小化工企业借助平台加快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数字化改造。组建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化工工艺数字化模拟仿真、大型机组远程诊断运维等服务能力。(人民日报)
园区动态青岛创新科技金融投(保)贷融资模式
近日,青岛市科技局会同青岛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制定印发了《青岛市科技金融投(保)贷融资模式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深入助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青岛市科技金融投(保)贷融资模式旨在通过科技与金融融合,以创新手段促进科技金融服务,为科技型企业创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采用股债联动模式将银行的科技信贷风险与创投机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进行合理匹配,利用投资、担保机构的增信和财政资金贴息,有效降低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门槛,为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支持家企业,发放贷款笔,累计授信金额40.8亿元,发放贷款近14.98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益超过1:80,为助力青岛市科技型企业融资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关制度创新做法在省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已成为青岛市科技与金融融合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国高新网)
未来3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近日,由重庆高新区科创局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实施方案(—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目前,大学城拥有重庆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为处理好科学城与大学城的关系,发挥大学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方案》明确提到通过建成一批致力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多功能科研平台机构,构建高校院所、大中小企业多主体深度协作体系,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深入开展科学城“校-院-企-地”四方科技创新资源、技术需求摸底调研,努力创建并运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转化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区内外高等院校及行业头部企业,形成“一库一品牌一联盟”一体化成果转移转化协同创新体系,“一库”为西部(重庆)科学城资源库,“一品牌”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品牌活动,“一联盟”为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完善区域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的渠道和途径,壮大服务校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队伍、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中国高新网)
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签约近50亿元
3月22日,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线上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院所专家和领导、海内外科技服务机构负责人、省内设区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省级以上高新区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科技型企业代表等参与大会,达成初步洽谈合作意愿多项次,合同金额近50亿元。大会以“推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以“1+(1个主会场)+3(3个专题活动)+N(28场创新园区分会)”的办会模式,实现以点带面、全省互动。集中会议线上举行了18个重大科技合作项目集中云签约,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4所全国一流高校院所与全省18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了云签约。项目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生命健康、双碳科技等江苏重点发展的产业技术领域。同时,大会重在打造“不落幕”线上技术对接厅。大会结束后,将延续线上对接模式,按照序区、高新区产业技术需求对接专区、中科院展区、北京大学展区、清华大学展区、浙江大学展区、省产研院展区、省外高校院所展区、省内高校院所展区9大区域,继续组织高校院所进行技术成果线上展览展示与路演对接,定期更新展示内容。(中国高新网)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今日园区头条
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破9万亿元关键领域技术取得新突破
今日园区头条
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金融“一体两翼”行动开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