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举行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
正文
1. 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年,新冠疫情导致油品和主要化工品价格大幅下降,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年分别下降8.7%和13.5%。年,在全球供需错配、货币超发等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上半年国内经济复苏强劲,全年出口超预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年景气高企,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较年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4.45万亿元,全国占比11.3%;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石化行业利润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13.3%。石油和化学工业营收利润率达到8.03%,同样创近10年新高;超出全国规上工业利润率1.2个百分点。高景气度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自年起首次增加。在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推动下,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期间逐年减少,整个“十三五”期间累计减少家。年底,行业规上企业数量达到家,较年底增加家。2.细分行业增幅有所差异年,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受疫情冲击更为明显,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了82.3%和45.6%,远高于全行业下降13.5%的水平。年,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扬。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0.72美元/桶,同比上涨69.4%;胜利原油现货均价70.67美元/桶,同比上涨56.6%。主要炼油产品消费也持续复苏,年,汽油、柴油、燃料油、石油气的消费量增速分别达到20.8%、4.6%、16.6%和11.7%。量价齐升,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显著增长,尤其是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和%,盈利大幅改观。工板块方面,年化工板块营收同比下降3.6%,利润同比增长25.4%;终端制品的盈利情况要好于产业链上游。年,化工板块受益于主要化学品价格上涨,利润总额继续大幅增长85.4%,利润总额接近亿元,创历史新高。年,46种主要无机化学原料中,全年市场平均价上涨的有39种;87种主要有机化学原料中,均价同比上涨的有80种;43种主要合成材料,同比上涨的有41种。氮肥价格创历史新高,磷肥、钾肥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细分领域来看,基础化学原料板块利润增幅最大,是年化工板块利润大幅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橡胶制品利润总额小幅下降,其余盈利板块利润总额均有增幅。仅煤化工板块亏损,并且亏损额较年有所扩大,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价格大涨,成本增加显著。3.进出口总额创新高,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对外贸易增长强劲,进出口总额达到.8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2%。其中,出口总额.5亿美元,同比+41.8%;进口总额.4亿美元,同比+37.1%;贸易逆差仍高达.9亿美元,同比+32.3%。部分产品呈现进口量下降而进口额增长的情况。在国内自给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部分有机化学品和合成材料进口量在年明显下降。但由于全球范围大宗品价格的上涨,进口金额继续上升,导致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年,进口原油5.13亿吨,同比下降5.3%;近20年来首次下降。原油的进口依存度为72%,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继续提升,年加工原油超7亿吨,同比增长4.3%。原油加工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下降,主要原因:1)在于原油产量继续增长,达到1.99亿吨,同比增长2.4%;2)石油储备根据国际市场油价走势进行了调控。天然气进口仍高速增长,全年进口天然气.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7%;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升至44.4%,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除原油和天然气外依赖进口外,有机化学品和合成材料同样是进口大户,两类产品的净进口量仍分别高达.8万吨和.9万吨。4.年继续保增长压力较大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虽然年全年GDP增速达到8.1%,但是一至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18.3%、7.9%、4.9%、4.0%,经济放缓趋势明显。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营收和利润的高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但是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自去年10月份达到高点后,已经明显回落。化工行业综合景气指数也在年四季度开始下降。年,虽然稳增长的各项政策在持续发力,但主要化学品价格较难保持年高位。高基数下,石油和化学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难度较大。石油和化学工业应抓住利润大幅改观的时机在智能数字化转型、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苦练内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链接
年报碳中和战略下石化行业挑战与机遇深度
碳纤维:苦尽甘来,未来可期详解
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有望提速详解
化工园区认定办法出台,集群化发展助推行业转型升级详解
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出炉详解
甲烷排放将纳入管控详解
节能降碳将持续深刻影响石化行业详解
化工行业的“专精特新”们深度
供给侧改革下的磷化工产业详解
发改委完善能耗双控方案详解
环氧丙烷:供给提速,多路线竞争详解
有机硅:渗透率逐步提升,国内企业日渐主导详解
需求高增长、供给待提升,碳纤维行业仍有较大发展详解
封装胶膜原材料,自主供应成光伏产业链短板详解
“禁塑”政策继续落地深度
氢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必需的能源
重要说明
本报告所涉及资料、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披露资料,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中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工商银行的观点,所构成具体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本报告阅读者据此所进行的相关操作,风险自担。本报告仅供参阅,不得用于盈利性商业目的。未经许可,任何机构、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报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复制、翻印或将其向其他人分发。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