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9月10日讯(记者高东起通讯员刘娟涓张争)年前,德国西门子进入中国;33年前,西门子成为第一家进入湖北的境外世界强企业。如今,西门子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9月10日,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创新峰会隆重开幕,这家百年名企竭诚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塑未来,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索疫后创新战略与路径
本次峰会主题为“共塑·未来”,诠释了西门子对于后疫情时代创新模式的洞察和主张。峰会为期两天,通过在线举办工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数字化企业、物联网创新与商业管理和数字化人才等六大主题论坛,汇聚各界创新领袖共同探索疫后创新战略与路径。
西门子是第一家进入湖北的境外世界强企业
本次峰会通过携手各方伙伴构建创新生态圈,实现以贯穿评估、咨询、集成实施与优化服务的“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和工业云等前沿科技在工业制造、城市及基础设施、交通和物联网等领域的落地生根。
拓展全新物联网咨询业务
西门子在峰会上正式发布了SiemensAdvanta的中文名称——“西门子艾闻达”。西门子艾闻达积极拓展全新物联网咨询业务,进一步加强了西门子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理想创新合作伙伴的独特地位。
西门子艾闻达近日宣布携手十余家企业共同启动“工业互联网生态合作计划”,将与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行者携手共创的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企业。
将创新科技融入产业实践
“创新技术对于我们应对时代挑战,携手客户驱动产业变革,实现更具韧性、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西门子股份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Busch)表示,“为了推动技术发展并产生切实影响,西门子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全球创新生态圈。凭借深厚的行业专长、全面的数字化业务组合和强大的生态圈,西门子将与客户携手创新、共创价值,在充满变化的时代取得长期成功,同时共同助力解决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在中国,西门子积极将创新科技融入产业实践,以速度和规模为各行各业的客户创造可持续的价值。西门子基于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的预测性维护系统SiePA,已成功应用于包括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多个工厂,建立起了从智能预警到高级诊断的闭环机制,以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西门子已在全球市场与诸多企业基于SiePA开展相关合作与应用,向着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的目标不断迈进。此外,西门子携手国家电网打造“智慧能源第一村”,为上海连民村绿色能源应用示范项目提供了从规划咨询到核心能源管理平台部署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发布《数字化时代工程教育白皮书》
峰会期间,西门子还发布了《数字化时代工程教育白皮书》,通过梳理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足迹,结合西门子对制造业的深刻理解和在数字化领域的实践耕耘,提出了新的制造业人才能力框架,以适应面向未来的IT与OT相融合的需求。此前,西门子宣布实行以灵活工作为核心的未来工作模式,赋能员工选择更为灵活、高效和低碳的工作方式,也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与合作伙伴。
“西门子不断努力在中国构建开放、包容和互信的创新生态圈,推动商业、技术、人才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新常态下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带来全新动能。”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LotharHerrmann)表示,“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更为创新的协作方式,赋能产业人才发展与合作共创,这将成为我们‘共塑·未来’的关键。”
链接:
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已经成立余年,业务遍及全球。
西门子年进入中国,年来始终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年,西门子在湖北投资设立长江西门子电信维修中心,成为第一家进入湖北的境外世界强企业。西门子在湖北的“块头”越变变大,制造车间、创新中心、销售中心、维保中心一应俱全,武汉办事处已华丽升级成为华中区区域总部。
财年(年10月1日至年9月30日),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84亿欧元,拥有3.5万余名员工。
截至财年,西门子在中国拥有21个研发中心,超过0名研发和工程人员,以及约项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
近十年来,西门子在中国已经与超过9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就超过个研发项目开展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