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我国首条百万吨输送规模、百公里输送距离、百公斤输送压力的高压常温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运。
该项目由石工建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牵头,采用BEPC(基础设计、详细设计、采购和施工)总承包模式,其中,石工建胜利油建承揽75公里的管道施工任务,占施工总量的75%。“我们仅用天就完成了75公里管线施工,用时不到该地区同类型长输管道的四分之一,刷新管道施工速度。”胜利油建项目部经理刘先锋谈起建设成绩,倍感自豪。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将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地下油藏进行驱油封存。该项目架起了二氧化碳管输的“碳循环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运输成本,增强CCUS项目全产业链竞争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与油品管道相比,二氧化碳管道安全运输、设计施工难度更高。业主方严格的施工要求和紧张的工期节点都给项目部带来压力。想要破局,就必须创新。为了让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施工驶入快车道,胜利油建分解管线施工任务,加快目标管线段施工环节衔接,缩短施工周期。
针对工程特点,胜利油建在项目建设伊始,便从人、机、料、法、环、测等环节统筹规划,将管道施工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提出“礼拜攻势”施工法,要求目标管线段在一周内完成从扫线到地貌恢复的各环节工作。
施工初期,受外协工作影响,管线抵达现场后,无法第一时间完成卸车或送入作业带。由此导致的施工进度滞后一度让刘先锋心急如焚。针对这一难点,项目部提前统筹、迅速介入、步步为营,以最快速度打开作业面。同时,项目部形成硬性规定,外协工作一经落地,运管车必须在第一时间入场,卸车、布管、组对、焊接等各项工序也要同步展开,最大限度缩短工序衔接时间。在项目部的周密部署下,全线75公里管线组对焊接严格遵循第一时间制,其中超过60公里的管线从布管到组焊的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
项目部、监理方、检测方及外协等单位通力配合,组焊完成后的无损检测、防腐补口、回填等工序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在90号桩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创造了1.2公里管线从扫线到地貌恢复仅用48小时的新纪录。
同时,项目部不断强化现场质量管控,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9.73%,得到了业主及监理单位的高度认可。(董亚群马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