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央企作为国企最具实力的存在,以其庞大的体量和广泛的覆盖面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坐落着数量最多的央企总部。随着改革的罕见吹响。越来越多的央企总部开始从北京搬离,前往其它的城市落户,除了北京以外,最能够吸引央企落户的城市就属上海了,那么上海为什么能够成为央企的第二总部了?
一、央企介绍
很多人分不清楚央企和国企的区别,经常把二者的定义相混淆。国企分为地方国企和中央国企,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履行出资人责任主体的不同。央企是由国务院或者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的责任直接进行监管的大型国有企业,地方国企则由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责任进行监督管理。央企在属性上来说属于国企,但并不是每一个国企都是央企。
根据广义的央企定义,我国一共有家央企,其中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的央企有96家。每一家央企都是各自行业中绝对的佼佼者和领导者。同时,虽然央企数量非常稀少,但却拥有最多的“企业之最”。
年《财富》世界强榜单中,中石化以亿美元的年营收排名世界第二,同时也是我国当年创造年营收最多的企业。从企业经营利润上来看,中国工商银行当年以亿美元的经营利润排名全国第一,世界排名第4。从企业上缴国家的税收来看,中国烟草年实现的利税总额为亿元,上缴财政的部分为亿元,纳税额居全国第一。
年中国上榜《财富》强企业的前十强全部为央企,年新的榜单出炉,中国大陆(香港)一共有家公司成功入围世界强,国企的数量最多。其中央企的数量达到了49家,占中国入围世界强企业总数的36.2%。可以说,央企是我国大型企业的支柱。
央企绝对算得上是富可敌国的存在,根据年中国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排行榜的数据显示,前15家央企一年的营业收入总额相加达到了14.44万亿元。而年我国税务部门税收收入为13.万亿元。仅15家央企的年营业收入就抵得上我国一年的税收。
二、总部“离京潮”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做为首都一直是最受中国人热捧的城市。但是随着人口和机构的不断涌入。北京的行政职能开始被弱化。为了提升北京的行政职能北京年就提出要搬离资本核心职能。
根据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家央企的总部设在全国15个城市,其中北京占了家,占比超过了81%。外界普遍推测,北京如此众多的央企总部搬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地方是雄安新区,毕竟雄安新区的建设初衷就是为了给北京分流,提升首都的行政属性。
但根据排名结果来看,除了北京以外,央企总部似乎更加倾向于上海这座城市。因此上海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央企第二总部”。根据目前的数据结果来看,上海的央企总部数量为7家,排名全国第二。
那么,为什么上海能够吸引到央企扎根了?首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上海的金融业发达,是全国的金融中心,更是世界有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拥有包括黄金、股票、期货、货币、外汇、保险、债券在内的众多金融细分市场,是全国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年,上海金融市场的成交总额达到了.8万亿元,全国直接融资金额的85%来自上海。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繁荣火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除了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以外,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上海金融业的火爆,无疑会为解决央企的融资问题提供巨大的助力。
上海地处长三角的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繁荣,年中国外贸总额排名中,上海以.47亿的对外贸易总额一举夺魁,击败了包括深圳在内的众多沿海城市。与其它的沿海城市相比,上海的交通优势在于不仅可以连接外部世界,还可以凭借出海口的优越地理位置有效沟通内部世界。
对于众多的央企来说,国内的业务已经布局完善,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寻求国际化发展。而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好可以作为对外沟通与连接的窗口,十分符合央企的未来发展需求。
三、央企改革
我们从对外贸易和金融两个角度分析了上海为什么会成为央企的第二总部。事实上,央企想要在未来继续迎来新一轮的成长,总部的设立位置只是外在因素而已,更多的是要继续深化落实国企改革的脚步进程。
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在改革开放以后,国企领域仍然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化运营。国企中的官本位思想尤为严重,行政手段持续干预下的国企经营严重缺乏市场活力。
为了维护国企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能力,根据中央的部署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是一项必须要持续进行下去的工作。只有更多地剥离国企的行政属性,才能够让国企慢慢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总结
央企总部从年开始出现“离京潮”,出人意料的是,央企总部并没有往雄安新区搬,而是更多地倾向于选择“魔都”上海。之所以上海能够成为央企第二总部,最重要的就是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发达金融业和繁荣的对外贸易,这正是央企下一步发展所需要的。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