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10月29日刊发题为《天然气冬季保供战提速冲刺》的报道。文章称,随着今年采暖季渐近,天然气冬季保供战全面提速冲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多方增气备战,一大批储气库、互联互通工程陆续完工。业内人士判断,今冬天然气供应比较充足,需求较前两年有一定下滑,但供需或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近期国内气价开启联动上涨,预计今冬LNG(液化天然气)市场价格会高于去年。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按照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部署,今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进一步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尤其是9月以来,安排上游主力气田稳产上产,充分释放产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5%,其中,9月我国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月加快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三桶油”还从海外寻求资源。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天然气万吨,同比增长10%。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石化获悉,其重点加大京津冀周边等北方7省市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量,筹措资源88.1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8亿立方米,增幅15%。 作为国内最大的LNG进口商,中海油也是“早规划、早筹备、早交易”,已签署多万吨长协资源,并配置了一批中短期资源合同。与此同时,继续在天津LNG接收站租赁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可增加气化能力万立方米/日。 据悉,今冬明春采暖季,中海油计划供应天然气约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5亿立方米,目前已提前完成国家要求的采暖季所有供气合同的签署。 中石油也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天,一方面密切跟踪中亚天然气资源的供应能力,按最大能力安排中缅天然气管道运行,入冬前将现货LNG资源采购到位;另一方面还将确保12月中俄东线正常供气,明年可接收50亿立方米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 在供应大幅增加的同时,油气领域资深专家刘满平判断,如果今年冬天平均气温较前两年没有明显降低,我国天然气需求较前两年将有一定的下滑。 而据国家发改委运行快报统计,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1%。 中石化预计,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整体平稳,但不排除在寒潮等极端条件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局面。 从去年6月以来,国际天然气价格一直处于下滑走势,最低价跌至4.18美元/百万英热,而国庆节后由于天气转冷、运费有所上浮等方面因素,价格开启连涨模式。 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8日全国LNG均价为.29元/吨,到了10月16日,上涨到了.53元/吨,涨幅达到18%。之后一周内虽有所回调,但仍在元/吨左右。 湖南、西宁、南京等地发改委最近纷纷宣布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其中,长沙、株洲等9市采暖季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最高联动上调0.36元/立方米。 对于后市,卓创认为,今年LNG市场形势要比去年好,价格也会较去年有所上调,或在元/吨以上。据了解,去年市场均价水平大约在元/吨。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陈朝晖编审范朝权刘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