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深度合作前景光明
(记者赖昕陆燕见习记者闭熔熔)9月9日,“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在钦州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全力开创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的新未来》。
李寿生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记者王湖禄摄
李寿生从东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东盟能源资源丰富,与中国的资源互补性强;中国具有技术研发优势,石油和化工产业链创新和绿色发展能力相对较强;RCEP正式签署创造了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行业合作发展的新机遇四大方面阐述了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30周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批准和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和东盟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合作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成果将进一步惠及各国。本届论坛以“聚焦RCEP新机遇、共创绿色新未来”为主题,就是要以RCEP正式签署为契机,抓住机遇、强化合作,建立高层对话机制,推进双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如何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打造石油和化工行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典范,李寿生认为,一是加大石化领域合作,满足对有机化工原料和塑料及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二是加大农化领域合作,助力区域内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三是加大橡胶领域合作,建设全球轮胎等橡胶制品制造基地。四是加大化工园区建设合作,提升全行业生产效率和绿色发展水平。五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而针对如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扎扎实实推进合作项目、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携手开创互利共赢的新未来。李寿生则建议,一是坚持互利共赢,积极落实RCEP协定相关原则与条款。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四是坚持合规经营,积极引导区域合作行稳致远。五是坚持共商共建,深入开展区域标准化合作。
中国和东盟友好合作步入了“而立之年”,RCEP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走向了成熟,合作范围更大,合作领域更广、合作程度更深、合作标准更高,合作前景更好。“希望双方以30周年为契机,团结携手、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为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行业合作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李寿生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高凌云:联通东盟双边共赢
(记者赖昕陆燕见习记者闭熔熔)9月9日,在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高凌云进行了名为《RCEP签订对中国—东盟双边合作的影响》的主旨演讲。
高凌云作主题演讲本报记者陆燕摄
高凌云认为,RCEP与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将产生以下七大影响: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整体水平超过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区域内部形成相对单一的市场与规则;巨大的优势互补效应,不仅是短期内的互利,更是长期的共同繁荣发展;区域内90%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贸易创造效应;区域累积原则的原产地规则,增加了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首次在亚太区域内达成范围全面的多边电子商务规则,加快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秉持东盟“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东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性、主动性更加突出;RCEP成员国将更多分享中国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
高凌云表示,钦州拥有区位、政策、产业集聚、配套和物流等多方面的优势。早在RCEP签署之前,钦州就已经长期存在石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合作,随着RCEP不断深入推进,RCEP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将会带来新的跨境产业链重构,产生新的产业联通节点。处于RCEP覆盖区域枢纽位置的钦州,无疑是该区域乃至全球石化产业转移最合适的转入地。他建议,钦州一要深入研究石化产业链在RCEP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和东盟之间存在的分工合作情况;二要围绕RCEP石化产业链布局石化创新链;三要打造面向RCEP石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四要围绕石化产业开展全球精准招商行动;五要尽快将钦州建立面向东盟区域性市场的相关政策具体化;六要扩展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服务RCEP功能。“RCEP与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对钦州来说是一个机遇,希望钦州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在‘十四五’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把钦州石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基地,成为广西石化产业、西南石化产业发展的名片。”高凌云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