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正式落地,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下属17家企业自备电厂纳入全国碳市场,其中胜利油田、茂名石化、上海石化和中天合创四家企业参与首日碳交易。今年,全国家电力企业将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畴,作为交易主体进入市场开展配额交易。中国石化碳交易业务由所属联合石化公司作为操作主体,统一代理系统内企业进行全国碳市场交易。碳市场是指为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目标,把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而进行买卖的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年,国家在北京、天津等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年,全国碳市场启动建设,明确了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民航等八个行业逐步纳入市场交易。中国石化21家企业参与碳交易试点,累计碳交易额超4亿元。年,中国石化组织全系统开展碳排放量核查工作,建立中国石化碳排放数据核算体系。年,启动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效提高碳排放量核算效率及数据准确性。与此同时,持续开展碳管理培训,积极参与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建设,在碳排放核算指南、配额分配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据了解,中国石化下属共有21家企业参与国家碳交易试点工作,累计碳交易额超4亿元,交易量超万吨,试点企业均足额完成碳配额履约任务,为进入全国碳市场积累经验。中国石化方面表示,将坚定不移向净零目标迈进。在国家提出年碳达峰、年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加大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年甲烷排放强度降低50%,开发碳中和林、碳中和加油站等各具特色的碳中和模式,力争在国家目标之前实现碳中和。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蔺丽爽编辑/田野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