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介绍 >> 正文 >> 正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山东加快油气关键

来源:石化 时间:2024/8/6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pf.39.net/bdfyy/bdfyc/171121/5863542.html
03:29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9日讯山东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油气关键技术攻关,夯实海陆油气产量基础,提升能源供给水平。

在东营中石化经纬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一种特殊的声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信号来自地于下三千米的石油勘探井筒。通过井筒内这个只有一米多大小的声波装置发出探测信号,勘探人员能够确定井筒外80米以内的油气藏,大大提升了油气开采效率。

中石化经纬胜利测井公司测井副主任师、工程师步斌说:“传统的测井技术最多探测到井壁附近1米多的储层,我们通过低频脉冲声波发射信号,不用另外开井,就能在现有井筒外发现孔洞、裂隙和断裂带等储层,成为油气能源增储上产的利器。”

此前,这项技术一直被国外石油公司垄断,随时面临“卡脖子”的风险。用科技自立自强端牢能源饭碗,年,中石化经纬公司与中科院声学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用近十年时间做了上千项试验,初步解决了井下信号采集和识别的难题。

中石化经纬地质测控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晁永胜说:“通俗来讲,利用这种技术来对井筒中的远距离的地层做“B超”,因为地质不同界面,不同形式的裂缝带,提取的信号不一样,我们就需要建立模型,和不同裂缝中的模型进行匹配,来确定裂缝带的走向和形状和产量大小。”

在这个基础之上,科研团队又陆续研发信号处理解释软件,将采集到的信号利用图像模拟技术,精细还原井下的地质特征。

中石化经纬公司地质测控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许孝凯说:“因为地质状况是非常复杂的,难度好比从广场舞的高音喇叭声中分辨出蚊子的嗡嗡声。经过对不同地质的信号反馈做了大量实验对比,最终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这套技术。”

眼下,这项技术已经在我国西北、西南等四大油气区推广应用,其中有86口油气井获得高产。除了陆地勘探,山东还推动油气开发技术走向深远海。在烟台中集来福士蓝鲸二号钻井平台,工作人员正在对一种新型钻探井控装置进行调试。这种装置能够主动识别并处置海上油气开采的井喷风险,为海洋超深水油气钻井提供安全保障。

中集来福士“蓝鲸二号”平台装备主管佟月巍说:“当地层压力大于井筒压力的时候,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压井,会导致地层压力涌到井筒,形成井涌或更严重的井喷。它会根据井口提供的压力参数,边钻井边压井。”

压井是应对井喷的常用办法,但海底地质情况复杂,侵入井筒内的流体经常会发生压力不稳定的情况,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严重事故。为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队借助山东自然科学基金等系列政策,研发出能够识别多种水下压力状态的计算模型,并开发了一整套主动压井装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昊说:“简单地说我们就是实现了一个动态的求压,就是说在已经出现这个气侵之后,我们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使得井筒内依然能够保持着这个流动状态(正常作业)下,就可以求取底层压力。”

到年,山东预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5亿吨。“十四五”期间,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稳定在万吨、4亿立方米,为端牢能源饭碗,提升能源供给水平提供坚实保障。

闪电新闻记者于潇胜利台张玉峰丁刚青岛台李鑫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