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国石化在京举办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助力绿色交通,将逐步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努力在拥抱能源革命中育先机、开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化将把最具价值的成品油销售网络全面开放,以多种方式加强与各方的合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示范和转型升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张玉卓在致辞中表示,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能源革命、材料革命、数字革命蓬勃兴起,脱碳加氢和清洁高效成为能源科技进步的大趋势。
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能源化工产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技术进步大场景应用
交通能源转型的强劲动力
张玉卓表示,技术进步正在快速消除痛点堵点,大场景应用将成为交通能源转型的强劲动力。
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相互交叠的三大革命,基于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新生态茁壮成长,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将更好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
路线互补多元化供能
交通能源转型的基本特征
张玉卓指出,路线互补带来各展所长的错位发展,多元化供能将成为交通能源转型的基本特征。
不同技术对应不同商业模式,在市场应用中各有定位、互不替代。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可以错位发展,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实现优势互补。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成长期、交通能源转型期、新模式导入期,只有对各种路线保持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鼓励探索示范,才能“花开满园”,更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产业转型产业大协作
交通能源转型的重要方案
张玉卓强调,转型升级预示弯道超车机遇,产业大协作将成为交通能源转型的重要方案。
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小,部分领域已经“并跑”“领跑”。
要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亟需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产学研用的紧密衔接、两大行业的通力合作。
张玉卓呼吁◇在国家层面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加强安全等相关国家标准研究制定,推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鼓励产业示范探索,逐步建立完善更加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交通能源转型的法规制度、体制机制。
汽车产业与石油石化
如何结成新的命运共同体?
如何调整产业链供应链?
如何看待氢电之争、充换电之争?
传统能源产业链延伸边界在哪里?
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