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巡礼
走进经贸与外语学院
苗建军教授
经贸与外语学院院长
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康奈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导;指导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金融等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查专家。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课项目题2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3项;获国家图书奖以及省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6项;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SSCI、SCI、EI、CSSCI学术论文余篇。
“院长”有话说
诚挚欢迎你报考广州华立学院经贸与外语学院。面对全球发展新格局、中国改革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共同追求卓越的创新态度和开放的国际视野,融经济、金融与英语学科于一体,贡献贸易与金融学术新知,培养高素质的未来精英。等你,美丽华立的大楼和大师将助你高飞。
祖艳凤副教授
经贸与外语学院副院长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菲律宾圣保罗大学修读修辞与语言学博士。
英语副教授,“南粤优秀教师”。经贸与外语学院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所主持的《大学英语》荣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获“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
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10余项,独撰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SCI国际核心、中文核心、CPCI-SSH国际会议及科技核心等,编写教材8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7份。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系列英语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9项。
寄语
在这里,我们将和你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为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介绍
经贸与外语学院,是广州华立学院的二级学院之一,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训,以“笃学、致用、厚基础、精专业、重创新”为育人理念,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能够在外企、学校、银行、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致力于使学院发展为广东省一流的创新型高水平育人示范基地。
经贸与外语学院拥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育创业区,1个重点学科、1门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拥有校级重点专业3个、1门省级一流课程、1个省级教研室,1个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中心、1个互联网与创新金融研究所。
荣誉奖项
专业介绍
学院设有经济学、经济与金融、互联网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金融工程六个专业。在此基础上增设了经济学的国际商法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班”、经济与金融“创新班”。
经济与金融
主要课程: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会计学原理、公司金融、金融经济学、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金融英语、行为金融学、金融信托与租赁、外汇交易、商务智能与大数据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会计学、统计学、投资学、投资项目评估、金融经济学、互联网金融、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
专业特色:突出经济与金融前沿理论学习,强调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在“国际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等重点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经济与金融(创新班)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会计学原理、公司金融、金融经济学、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金融英语、行为金融学、金融信托与租赁、外汇交易、商务智能与大数据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
专业特色:
1、实行“导师制”。由本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本专业资深教师担任导师,全过程专业指导。
2、名师授课。省内外名校教授博士,知名银行、金融机构高管专家授课。
3、“双语”教学。主要专业课程开设中英文双语课程。
4、金融行业技能证书。培养金融行业高级人才,通过经济师、理财规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考试,获得相应行业职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世界经济概论、外贸英语函电、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结算、期货与期权、证券投资、商务英语阅读、经贸英语洽谈、外贸谈判技巧、报关实务、银行金融模拟实操、外汇交易模拟、期货交易模拟、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模拟实操、跨境电子商务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跨境电商实操、进出口业务实操、金融模拟实操等实训实习课程,并与国内顶级电商如阿里巴巴速卖通和敦煌网等外贸平台共同构建创新实训课程体系。利用跨境电商真实平台植入供学生实操实训,通过实训后,学生可有机会加入阿里巴巴头部精英会员企业,为国贸专业精准就业提供的实训服务及就业平台。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教学)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双语)、外贸单证(双语)、报关报检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双语)、国际货运保险、经贸英语阅读(双语)、经贸英语洽谈(双语)、外贸英语函电(双语)、外贸谈判技巧(双语)、进出口业务实操、跨境电商模拟实操等。
专业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教学为贯彻我校“国际化”“高水平”“3+1”的办学理念,依托我校国际交流中心的办学师资和优质的国际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国际商务人才。
互联网金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互联网金融、Python程序设计、Python数据可视化、区块链金融、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金融理财与投资、互联网金融模拟仿真系统。
专业特色:本专业适应互联网时代新型金融业发展趋势,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成长性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紧随互联网经济发展需求,课程教学实现“课证融合、课岗直通”,与多家金融企业、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作用,强调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并重,使学生具备优良职业素质和较为深厚的专业技能。
金融工程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金融计量学、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时间序列等。
专业特色:本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和应用型的现代金融人才。我国金融体制对外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也需要大量的金融工程人才。此专业注重文理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金融计量知识和技能,教学方式上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
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行为金融学、互联网金融、兼并与收购、保险学、国际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公司法、经济法、国际商法、外商企业投资法、证券投资学、消费者行为学、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具有一支专业素养高、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历年以来累计获得30多项省级及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学生多次获得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省级及校级奖项。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
经济学(国际商法方向)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经济法、外商企业投资法、国际商法、电子商务、保险学、证券投资学、消费者行为学、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粤港澳大亚湾经济圈”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上注重人才具有经济学宏观思维和国际商法知识技能,能够在经济管理部门、外贸机构和涉外企业从事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国际贸易业务处理以及经济管理工作。
英语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高级英语、英语写作、外电英语新闻、第二外语、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外贸业务与单证、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礼仪、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口译、时文翻译、同声传译理论与实践、进出口业务实操、跨境电子商务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特别注重三个“坚持”:坚持有效教学,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坚持基础学科教学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坚持教学活动与专业建设同步,由浅入深,实现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的渐进性。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与学习技巧,提升外语学习热情和交流技能,学校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使学生的专业水平更具竞争力。
实验室建设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先进的数字语音室、伊亚笔译软件实验室及同声传译实验室、国贸实训室,拥有思沃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系统、伊亚笔译软件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如同声传译理论及实践、国际贸易工作技能与业务模拟、报关工作技能与业务模拟、单证业务模拟、市场营销技能与业务模拟、工商管理技能与业务模拟等。
建有金融投资综合实训室、ERP实验室等,能够完成金融投资实训、金融大数据分析实验、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实验、商业银行仿真实训等课程的教学和校内实践任务。
在已建成的财务共享服务实验室、ERP财务管理综合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基础上,再建设数智化新商科综合实践中心,为实验教学提供条件。
此外,逐步完善专业软件,引入了进出口业务实操、银行金融信息系统、互联网金融业务实操、VBSE跨专业综合实践、区块链等5个专业软件。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生为骨干的,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强、教学技能娴熟,教风优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职工总人数的80%以上,正、副教授占教职工人数的30%;南粤优秀教师2名,校级金牌教师1名、银牌教师5名,校级优秀教师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教学名师1名,教学优秀奖5名。
依托广东工业大学雄厚的办学资源,从省内外高校聘任了数10名客座与兼职教授,从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企业聘请高层管理人才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承担学院专业课程主讲、学术讲座、专业建设指导、教学督导、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等项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智力资源,进一步体现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教师获奖
就业领域
学院依托广东珠三角地域优势,结合“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应用技能。已在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汇丰环球客户服务有限公司、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广东佛山石油分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深圳智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汉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行,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寺右新马路证券营业部,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南东路证券营业部,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54家企业中建立了就业与实践基地,形成了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之新兴经济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宏伟蓝图实现而贡献自己的活力与青春。
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
党团建设
学院党总支模范执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委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经贸与外语学院党总支党员大会,每月至少一次,定期召开,内容多样化。
学习党史,提升党员思想觉悟,建党周年之际,组织各班级团支部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党史的,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自身能力结合起来,从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
学院党总支按照发展转正党员程序要求,从大学生团员中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党员,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进行党员培养教育;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团学活动,活跃校园文化,锻炼学生群体,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暨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专业及特长能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举办了许多以党的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配音大赛(“红色洗礼,声动人心”)、记忆力大赛(“学党史,跟党走,争做时代好青年”)、生活达人知识竞赛(“争做生活小达人,传承红色好基因”)和党团知识竞赛(“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争做时代青年”)等等。
学生风采
学院各专业学子在大学生“外研社杯、国才杯”“联盟杯”“岭南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英语翻译大赛”“金融科技”“挑战杯”“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仿实验大赛”“党史知识竞赛”等竞赛中取得国家级奖项、省级奖64项;校级奖69项,我院学生今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及省、校各级奖学金达36%以上。
近年来,我院每年都有十几名毕业生考取中山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