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医院项目工地上,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举行“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视界网邓红武摄)2月4日,医院建设者们放弃春节休假,与时间赛跑,抓紧分秒抢工程,24小时连轴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平静。危急时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武汉参照非医院模式,火速建设医院、医院。1月23日,医院启动建设,2月3日接收新冠肺炎患者。1月25日,医院启动建设,2月8日接收新冠肺炎患者。前后17天,两线作战,为武汉新增个床位。多一张病床,就多一分治病救人的希望!这是一场与病毒的极限竞速,起跑即冲刺,开战即决战。医院如期交付,凝聚着成千上万名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非常使命,非常担当!这是建设者的奋斗,他们用双手,日夜鏖战,拼尽全力;这是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彰显。这更是社会主义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制度优势体现。八方支援彰显制度优势“国家需要,我们就要出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心。一呼百应,八方来援。医院同步建设,意味着“双线作战”,难度可想而知。巨大的挑战是,正值春节期间,工人返乡,工厂休假,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如何调集大批工人?如何调运物资材料?指挥部发动各参建单位广发“英雄帖”。“若有战,召必回!”“国家需要,我们就要出手。”中建三局、武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地产集团、湖北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积极响应,“请战声”响亮坚定。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等全力支援施工用电、通信、供气。人、人、人、人,现场人数不断增长。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9家单位,多家分包单位紧急驰援。集结号吹响,现场施工人员24小时昼夜不停施工,争分夺秒抢抓工程进度:施工、监理人员共同守在现场,边沟通、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高峰时期,雷神山现场有万余名建设者日夜奋战,余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川流不息。“速度的背后,是我国建造技术的创新。”在医院现场指挥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党委书记吴红涛说,医院的建设均采用了行业前沿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实现了效率最大化。夜以继日奋战,医院、医院飞快地“拔节生长”。“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1月3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也许你正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