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市场 >> 正文 >> 正文

石油石化行业,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来源:石化 时间:2025/2/14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关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谈到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对于石油石化行业来说,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强链延链补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提升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本期中国石油报《深读石油》特邀行业专家学者深入解读——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

□王利宁(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

●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深刻把握安全与发展、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外四对关系。

●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协调联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储备体系,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推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优化资源进口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战略布局,实现存量优化、增量突破。

●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能源产品。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叠加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亟待提高韧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关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再次明确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言而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事关国家安全、事关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石油石化行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大意义。一方面,石油石化行业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行业。根据中国石油经研院近期发布的《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近5年来石油和天然气合计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7%左右的水平,是我国能源的重要品种。加之,油气本身的优良品质,当前其在交通运输、清洁供暖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石油石化行业保供稳价使命重大。另一方面,石油石化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的12%;进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6.6%;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3.4%,为稳增长、稳外贸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大变局下提升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深刻把握以下四对关系。一是安全与发展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石油石化行业需统筹好传统油气、化工产品的供应与新能源新业务的转型发展,实现在传统业务稳定发展保障经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新业务高质量发展。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把长期性的目标导向与中短期的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有机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安排部署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实施好跨周期调节,确保产业平稳有序发展。三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把石油石化行业放到国民经济发展中,按照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要求推动业务转型升级;要把石油石化行业放到大能源体系中,按照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强链延链补链。四是国内与国外的关系。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要坚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引领。当前行业科技创新“支撑当前”存在差距、“引领未来”仍然不足。基础和前沿研究深度不够,新能源、深海、LNG、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下游炼化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技术储备不足,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深层、海相、新区、非常规等重大领域,围绕重大接替领域、重大地质问题和瓶颈技术开展深入攻关研究,精准识别薄弱环节。把握新一轮数字革命历史性机遇,推进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跨领域、系统化组织,形成上下游联合的系统创新合力。

坚持协调联动。与其他产业不同,石油石化行业的上下游环节联系十分紧密,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需要不断完善原油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通过数字赋能、管理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力争国内原油年产量较长时期保持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稳步增至亿立方米左右。继续提升油气储备能力,完善储备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集产能储备、技术储备、实物储备、进出口调节、需求弹性储备等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储备体系,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坚持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基于我国未来发展局势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发展目标。石油石化行业是仅次于电力、钢铁和水泥的第四大工业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关键,石油石化行业是重点。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定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节能、储能、氢能、电气化、碳捕捉、碳利用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积极探索传统化石能源与生物能源融合发展,推进节能与碳排放管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自身“近零”排放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把发展传统能源产业与开拓新能源产业紧密结合,依托行业资源、市场、空间、资本等优势,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坚持开放合作。开放促发展、开放促改革。石油石化行业要继续推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优化资源进口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战略布局,实现存量优化、增量突破。继续扩大跨区跨市贸易运作,推动与沿线国家油气产业融合,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合作新局面。持续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通标准、规则、规制等制度性障碍,更好吸引优质企业进入我国市场。

坚持共享发展。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勇创佳绩。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能源产品。针对“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协同不足,新材料、新技术创新重视不够等短板,促进科技和产业融合,系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化工材料的品质和高效供给能力,更好发挥关键材料的支撑作用,以更优质的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协同发力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杨磊刘倩(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产业链优化研究中心)

●新形势下,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努力提高国内油气资源保障能力,重点是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油气勘探能力和开采水平。

●加强合作,持续完善海外供应链体系。

●构建更加安全的油气运输体系。

●积极推动主要技术、重要产品、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替代,促进关键技术的供应链安全。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前全球已经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波动影响不断加剧,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剧烈变动很有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应失衡,而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也将面临较大的堵链断链风险。综合来看,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安全风险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油气资源供应面临采购渠道中断风险。我国石油、天然气目前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在采购来源上,以中东地区国家、中亚地区国家和俄罗斯为主要油气进口资源国,西方国家对某些进口资源国的制裁可能会影响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采购。

二是重要交通与物流运输路线受阻。我国进口石油、天然气的运输依赖海上路线,但同时我国在全球海运市场中又处于被动地位,对主要国际海运通道影响力小,海运价格居高不下。海运通道安全保障值得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