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市场 >> 正文 >> 正文

董家口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打造四新经济高

来源:石化 时间:2025/5/19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聚烯烃成核剂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首批优选项目,计划年底前投产。本项目将采用孙志强博士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成核剂合成技术,市场前景广阔。

据青岛南洋聚合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段军堂介绍:“在聚乙烯聚丙烯里面加入我们这种成核剂,能让塑料制品更透明、韧性更强而且更加节能,以前我们每年从国外进口近百亿元,这样我们自产后,能够大幅降低国内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

聚烯烃透明成核剂技术能够打破国外专利垄断,离不开背后的研发团队。聚烯烃成核剂研发团队由山东科技大学教师、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孙志强博士领衔,由中石化(燕山)专家委员会主任、从事聚丙烯生产30年的教授级高工吴炳印担当顾问,其他4名团队成员分别从材料设计与先进功能材料研究、新产品研究创新技术与市场推广、实验工艺优先以及专利合理性审查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年9月,作为第五代透明成核剂,“一种透明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产品各项性能均优于美国MILLKEN公司透明成核剂产品,填补了国内透明成核剂生产研发的历史空白,打破了美国公司在全球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并成功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

目前,董家口经济区聚焦“四新经济”建设,着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服务方式,不断厚植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沃土,“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使优秀高层次人才团队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聚焦需求“引才”。结合董家口经济区功能定位,以项目引才、以产业聚才,及时吸引高端化工、循环经济、绿色新港城建设等方面的人才。针对驻区企业一线操作工人短缺及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用工、招工难的问题,联合周边镇街举办两场招聘会,搭建企业用工和当地群众就业桥梁,有效促进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助力高校毕业生和区内劳动力充分就业。以“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引才思维,建立全职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的灵活引才机制,与西海岸新区企业与高校广泛开展人才合作。吸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黄海学院等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来经济区柔性挂职,挂职专家结合个人专长,切实帮助经济区解决发展难题,实现产业升级和人才发展双赢。

多措并举“育才”。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发现、培养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以各类人才培养工程为载体,培育省“一事一议”等各类高层次人才,注重高端引领作用,以才引才,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根据当前产业布局和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鼓励支持职校、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金能化学、海湾化学等驻区企业已与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人才培养合作。对接区人社局、军民融合学院,邀请技能专家到青钢、双星等驻区企业开展上门技能培训,使人才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技能提升。

完善服务“留才”。通过走访、调研驻区重点企业及召开人才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人才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帮助解决子女入学、相亲交友等难题,当好各类人才的“娘家和后勤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关心、被理解、被尊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凝聚力。打造以家具家居、餐饮美食、电影、健身一站式服务的董家口家居建材广场,以及有创业平台、有创新载体、有扶持资金、有政策支撑、有亲情服务的港城融园人才公寓,逐步健全餐饮娱乐、交通住宿、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职能,不断提升环境要素和服务质量,助力企业引得来、留得住人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