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发展 >> 正文 >> 正文

寒潮中送来的热乎饭,是石化街道老人冬

来源:石化 时间:2023/5/27

断崖式降温突袭申城,一出门就能感受到空气里刺骨的寒意。老年人买菜、做饭更加不便,石化街道的助餐点和送餐员全力守护“热气腾腾”的饭菜,让老人们感受这座城市最朴实的速度和温度。

12月5日上午10时30分,虽然天气寒冷,但在石化街道办事处的食堂后厨,热乎的老年餐已经出锅。食堂的食谱根据季节变化推陈出新,更换秋冬季菜单,增加冬季时令菜、炖盅等,重点选择益气补虚、温中暖胃的菜品,适合老年人口味。

“老人们吃饭时间比较固定,所以送餐时间不能耽误,必须准时达。”分餐装盒完成后,助老送餐员谢月兰和另外一名同事要在半个小时左右将全部27份老年餐送到附近多个社区的老人家中。“我规划好了最简洁的送餐路线,这些饭盒都是保温的,而且统一装在保温箱里配送。”

图说:谢月兰正在打包刚出炉的饭菜。石化街道供图

谢月兰准时来到了辰凯花苑65号楼下。该楼的室是谢月兰今天的第一位送餐对象,同时也是居住楼层最高的一位。一楼到六楼,每个楼层两列楼梯,谢月兰两层楼梯一跨步,呼哧呼哧地往上跑,喘气声穿过口罩,落到头盔面罩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杨阿姨,是我,小谢,来给您送餐了。”“给你留着门呢,进来吧。”杨凤仙热情地招呼谢月兰进屋。因为对方眼睛看不见,每次送餐谢月兰都会送进屋,给老人放到桌上,并叮嘱道:“趁热吃,天冷了记得多添衣!”

谢月兰负责的送餐区域,老旧小区多,没有电梯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她总是提着餐盒,小跑着上楼,“老人下楼不方便,我都会送上去”。送餐6年时间,谢月兰每天需要骑行几十公里,爬数百级的楼梯。即便如此,她基本上做到了天全年无休。

“曹伯伯,外面冷,先喝碗汤暖暖身。”在石化街道第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助餐点内,说话间,志愿者钱美云熟练地打上了满满一碗蛋汤。一口喝下,暖意从胃传至全身。助餐点里熙熙攘攘,十几位老人已经在排队领饭,寒潮天气下,这里的人气不减反增。

图说:老人正在享用送上门的饭菜。石化街道供图

第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于今年11月底正式运营,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内设日间服务中心、健康驿站、阅览室、记忆学堂、助餐点等。中心为原菜场办公区改造而成,其中助餐点内不仅配备了崭新的餐桌椅和其他用餐设施,整齐的布置和舒适的环境还营造出了家一般的温馨感觉,满足老人们用餐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处沟通交流、增进邻里感情的空间。

“天寒地冻”中送来的“热乎饭”,是辖区老人冬日的一份温暖。为满足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就餐的需求,石化街道积极推进“家门口”助餐点建设。今年,街道新增2个助餐点,目前共有助餐点12处,位老人享受助餐服务,为27位高龄老人上门送餐,让老年朋友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

通讯员裴元欢新民晚报记者屠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