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相关阅读:
《工控龙头汇川技术》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龙头工业富联》
《国产激光器龙头锐科激光》
《国产机器人龙头埃斯顿》
《智能制造领军者鼎捷软件》
《国内运动控制龙头雷赛智能》
《激光设备龙头企业大族激光,打造智能装备自动化平台》
《国内机器视觉领先企业天准科技》
《机器视觉核心部件龙头奥普特》
《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龙头矩子科技》
《智能制造领军企业赛意信息》
《平台型智能制造服务商拓斯达》
中控技术相关阅读:
《流程工业控制系统龙头中控技术》
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中控技术,公司致力于面向流程工业企业的“工业3.0+工业4.0”需求,提供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涵盖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及运维服务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具有行业特点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赋能用户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工业企业高效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
流程工业主要指炼油、石化、化工、煤化工、制药、建材、冶金冶炼、火电、核电等工业,涉及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这些工业企业的“大脑”,而各种工业软件是这个“大脑”中的“知识”。
工业3.0的关键词是自动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3.0)的本质是自动化驱动的工业革命,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制造,将人从繁琐和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面对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危险场景众多的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等大量应用又将操作人员远离那些危险装置。
工业4.0的关键词是智能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本质是由工业软件驱动的工业革命。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类似于人类大脑的基础智商),而工业软件蕴含着工艺技术、设备技术、运营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类似于人类大脑的知识积累),是实现流程工业企业运营管控智能化的关键。公司所指的工业软件主要系针对企业“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质量、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等需求的各种软件。
公司以集散控制系统(DCS)业务起步,致力于解决和满足流程工业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自动化问题和信息化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涵盖现场仪表、执行机构等在内的工业自动化系列产品,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3.0产品谱系;为进一步赋能用户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公司基于深耕多年的行业知识和积累,在自动化和数字化基础上,积极布局和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同时加强本地化运维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3.0+4.0”产品及解决方案架构体系,从而逐步由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发展成为服务于流程工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及运维服务。
工业自动化指的是机器设备、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或较少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
工业自动化一般包括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四类产品,分别分布在工业企业的现场设备层、过程控制层、制造执行系统层和企业管理层。
根据工控网《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白皮书》,年度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亿元,较年度同比增长1.8%。工控网预测,-年中国自动化市场将保持6%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DCS市场绝对领导者。根据睿工业出具的《年中国DCS市场研究报告》,年度国内DCS市场规模为8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年,受经济环境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特别受到电力、建材行业项目减少的影响,增长率有所下滑。
从发达国家DCS运用历史来看,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DCS的运用将逐步开始向高端、大型、联合控制和注重后续维护的方向发展。睿工业预计:年起至年,DCS市场仍会保持稳定增长;年至年,DCS市场平均年增长率将维持在5-6%。
从下游用户的行业属性看,化工、石化和电力是主要应用行业,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0.7%。其中化工行业为年DCS第一大市场,市场规模32.3亿元,较年同比增长17.4%;石化行业的DCS市场规模17.0亿元,较年同比增长14.3%;电力行业的DCS市场规模21.3亿元,较年同比降低4.6%。
在国内DCS市场,年-年,公司连续9年蝉联国内DCS市场整体占有率的第一名。公司市场份额从年的13%,领先第二名份额的不到1pct,成长至年的27%,领先第二名超过11pct。
在DCS核心的化工、石化市场,公司占据着领先地位。年,公司在化工行业的市场份额为40.7%,领先第二名的艾默生(市占率12.9%)和排名第三的霍尼韦尔(市占率11.7%)。年度在石化行业的市场份额为29.7%,领先于排名第二的艾默生(市场占有率20.8%)和排名第三的霍尼韦尔(市场占有率17.6%),在石化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SIS政策推动普及,公司份额位居市场前列。根据ARC出具的《过程安全系统中国市场研究报告(-)》,年度国内SIS市场规模为3.2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取得两位数增长。我国安监总管三()号文件要求,从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要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
随着国家法规政策的推动,以及环保、安监等部门的发力,生产安全和设备安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石化、化工等行业对安全系统的要求也将逐步提升,SI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将进一步普及;另外,现有工厂设备、技术升级改造以及存量市场服务需求的拉动,也是SIS市场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工信部已多次强调了安全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年版)》明确指出将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因安全三个部分纳入基础共性标准。其中功能安全在流程工业的应用,即是SIS系统,随着智能制造的进一步推进,SIS市场也将同步增长。根据ARC预测,SIS市场整体规模未来将以8.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达4.76亿美元。
化工、炼化石化及油气为SIS主要下游应用市场,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过80%。从年1月1日起,其他新建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应执行功能安全相关标准要求,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因此,从行业分布看,化工行业SIS系统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提高。根据ARC统计年度,公司SIS市场占有率为24.5%,排名第二,仅次于康吉森。
自动化仪表分布在工业生产现场,包括现场仪表和控制室仪表,用于测量压力、流量、温度、物/液位等工艺参数或控制的仪表,将生产现场的信息传输给自动化控制系统,或执行控制系统的指令。公司持续完善自动化基础设施产品线,向现场仪表、执行机构等自动化仪表领域延伸。
压力变送器方面,根据工控网出具的《中国压力变送器市场研究报告》年度国内压力变送器市场规模为40.2亿元,同比增长9.2%。根据工控网的预测,-年,压力变送器市场规模将保持3%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
压力变送器市场由国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年度,横河、艾默生分别以28.6%和24.2%的市场占有率领跑,本土品牌厂商川仪股份占比5.6%,排名第四。
调节阀方面,根据ARC出具的《中国调节阀市场研究报告》年国内调节阀市场规模为19.99亿美元。根据ARC的预测,-年,中国调节阀市场规模将以5.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调节阀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分散,年度市场占有率前十名企业占总市场规模的41.00%。高端调节阀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有,艾默生以8.3%的市场占有率领跑,本土品牌吴忠仪表与川仪股份是国内领先的调节阀供应商,其中吴忠仪表占比3.7%,排名第四。
工业软件构建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上,实现数据分析、控制优化、数字化仿真以及生产管理、能耗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工厂计划管控,典型产品包括制造控制系统(MES)、先进过程控制(APC)软件等,是公司在自动化业务之上对客户数字化、信息化需求的重点布局。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数据,年度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亿元。
其中,MES方面,根据工控网出具的《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研究》,年国内MES市场规模达到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流程工业MES业绩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为10.44亿元,较年增长9.5%,带动了整体MES市场的增长。从流程工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化工、石化、冶金上升趋势明显。
受益于在流程工业领域良好的客户基础及产品优势,根据工控网统计,年度公司MES产品业绩增长14.3%,国内市场占有率4.5%,排名第四。
APC及RTO方面,根据ARC出具的《先进过程控制及在线优化中国市场研究报告(by)》年国内APC及RTO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万美元,同比增长16.5%。
从行业分布来看,化工、石化、电力及冶金等流程工业领域是目前最大的四个应用行业。年度公司APC市场占有率26%,排名第一;公司RTO市场占有率26%,排名第一。
从国家层面看,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相关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国家将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从行业发展层面看,工业4.0是由软件驱动的工业革命,在制造业迈向工业4.0的进程中,以工业软件为主角的信息技术将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推动力,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同时实现软件国产化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核心诉求。
从用户层面看,制造执行系统、先进过程控制及在线优化软件、能源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能够应对用户端较高的智能化需求。随着技术的成熟及下游用户对于运营效率提升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中小工业企业正在或计划实施各类工业软件,而大型用户正在从以往的将工业软件应用于核心装置向其他更多装置扩展。
综合来看,在未来智能制造的深入落地、流程工业的持续转型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下,工控网预计,未来3年国内MES市场将保持上行态势。ARC预计未来5年国内先进控制及在线优化市场将继续保持10.8%的符合年增长率。
一、流程自动化行业龙头
中控技术成立于年,-年为业务发展初期,公司主要产品以自主研发的集散控制系统(DCS)为主,主要目标客户为中小企业;-年公司业务转向DCS与其他产品并重,如现场仪表、安全栅、控制阀、先进控制和优化软件等自动化系列产品,并逐步拓展包括中石化、中海油在内的高端客户并争取到众多主流和大型项目;年至今公司结合自主研发的安全仪表系统(SIS)、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等产品,不再局限于自动化产品供应商,而是致力于发展成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实现迅速扩张。
二、业务分析
-年,营业收入由17.15亿元增长至31.59亿元,复合增长率22.58%,20年同比增长24.51%,Q1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6%至7.2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63亿元增长至4.23亿元,复合增长率37.42%,20年同比增长15.81%,Q1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至0.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1.23亿元增长至3.25亿元,复合增长率38.25%,20年同比增长18.50%,Q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至0.1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由2.81亿元增长至6.96亿元,复合增长率35.30%,20年同比增长40.47%,Q1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4.07亿元。
分产品来看,年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同比增长14.65%至23.30亿元,占比74.32%,毛利率增加0.54pp至48.46%,其中控制系统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3.59%至15.亿元,毛利率减少0.37pp至54.81%,控制系统+仪表实现营收同比下降5.08%至5.01亿元,毛利率减少3.10pp至32.52%,控制系统+软件+其他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1.24%至2.71亿元,毛利率增加4.31pp至41.45%;自动化仪表实现营收同比增长66.26%至3.58亿元,占比11.43%,毛利率减少8.49pp至28.47%;工业软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9.43%至2.62亿元,占比8.35%,毛利率减少9.39pp至49.17%;运维服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2.33%至1.09亿元,占比3.47%,毛利率减少26.03pp至53.54%;S2B平台业务实现营收.90万元,占比1.34%,毛利率7.61%;其他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5.14%至.40万元,占比1.10,毛利率增加3.41pp至22.16%。
分行业来看,年化工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7.30%至10.46亿元,占比33.36%,毛利率减少1.02pp至50.70%;石化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6.36%至5.49亿元,占比17.51%,毛利率增加4.73pp至49.66%;电力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6.96%至2.08亿元,占比6.65%,毛利率增加1.43pp至51.13%;制药食品实现营收同比下降0.86pp至1.83亿元,占比5.83%,毛利率减少7.11pp至42.95%;公用事业实现营收同比下降16.93%至.45万元,占比3.17%,毛利率减少2.14pp至35.94%;冶金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9.23%至.46万元,占比2.54%,毛利率减少12.00pp至41.81%;造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69.16%至.70万元,占比1.41%,毛利率减少11.23pp至36.65%;建材实现营收同比下降27.12%至.11万元,占比1.06%,毛利率减少10.28pp至53.16%;装备制造实现营收同比下降69.79%至.95万元,占比0.95%,毛利率增加12.10pp至53.14%;其他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4.35%至8.63亿元,占比27.53%,毛利率减少8.33pp至37.34%。
年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4.02亿元,占比12.73%,其中第一大客户实现营收2.68亿元,占比8.49%。
三、核心指标
-年,毛利率由46.63%提高至19年高点48.10%,20年下降至45.56%;期间费用率由26.54%下降至24.51%,其中销售费用率由17.48%下降至15.32%,管理费用率18年下降至低点7.93%,19年上涨至高点9.20%,20年年下降至8.82%,财务费用率维持在低位;利润率由9.87%提高至19年高点14.62%,20年下降至13.60%,加权ROE18年提高至高点28.14%,随后逐年下降至19.21%。
四、杜邦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由图和数据可知,18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是由于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共振提高所致,19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是由于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下降,20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是由于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共振下降所致。
五、研发支出
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95%至3.62亿元,占比11.46%;截止年公司研发人员人,占比33.84%。
六、估值指标
PE-TTM83.74,位于上市以来30分位值下方。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中控技术年业绩增速在26.50%左右,EPS为1.76元,18-23年5年复合增长率25.02%。目前股价83.85元,对应年估值是PE47.63倍左右,PEG1.80左右。
看点:
公司深耕工业自动化二十年,一方面凭借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龙头地位持续签约大项目,抢占中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工业4.0的智能化趋势下部署高毛利的工业软件业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有望在工业3.0转向4.0的过程中持续领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