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发展 >> 正文 >> 正文

国内首创DMAC溶剂法干法腈纶生产技术

来源:石化 时间:2023/10/30
淄博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李凯通讯员王志英)近日,齐鲁石化环保型干法腈纶纺丝新工艺(DMAC)溶剂法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标志着腈纶厂溶剂替代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专家组成员一致认定,DMAC溶剂法干法腈纶生产综合技术属国内首创,实现了干法腈纶纺丝工业生产技术的新突破。齐鲁石化公司腈纶厂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干法腈纶纺丝工艺的企业,该厂原来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的干法工艺被发改委列为淘汰落后工艺,按照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督办要求,该工艺要在年完成淘汰。齐鲁石化公司积极组织谋划工艺转型工作,决定将该溶剂替换为更环保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腈纶厂腈纶装置DMF工艺转DMAC工艺工作”被列入齐鲁石化公司“百日攻坚创效”重点工作和公司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市领导到腈纶厂视察指导工作时,公司总经理韩峰汇报了腈纶厂腈纶装置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确保试验成功,腈纶厂积极组织工艺技术研讨,在公司科学技术部的指导下,经过多轮讨论,制定了多项关键措施和应急预案。编制了《DMAC替代实验实施进度计划表》,明确了12个工作节点,并将试验时间由原计划的6月1日提前至5月12日,比原计划提前20天。全厂干部员工克服种种困难,凝心聚力推进试验有序进行。从厂领导、专业副总师到科室、车间领导、技术人员,全程24小时坚守生产现场,每天6:00和20:00,在交接班室召开碰头会,及时解决生产波动问题。机关党支部专门成立了28人的党员突击队,随时待命,备战生产应急。每次引料间隔3-5天,同步观察生产运行情况,在研究院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实验室小试和模拟软件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数据支撑,优化调整控制参数。试验期间,全厂累计加班余人次,积累试验数据余个。按照试验节点要求,自4月起,齐鲁石化公司不再采购二甲基甲酰胺溶剂,DMAC溶剂开始进厂,5月12日开始组织DMAC新溶剂引入,6月12日实现全面替代,该节点较计划提前了三个月。截至6月23日,共生产以DMAC为溶剂的腈纶纤维吨,经检验产品质量均为优等品。已售出产品多吨,经过售后产品跟踪,客户对产品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至此,齐鲁石化公司腈纶厂首次在工业装置上成功进行了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的干法腈纶纺丝生产。6月23日,经专家组鉴定,齐鲁石化公司腈纶厂溶剂替代过程中安全环保受控、生产运行稳定、产品质量全优,提供的鉴定资料齐全,数据可信,符合鉴定要求,DMAC溶剂法干法腈纶生产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实现了腈纶纺丝工业生产技术的新突破”“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DMAC溶剂法干法腈纶生产综合技术属国内首创”。下一步,齐鲁石化公司腈纶厂将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优化完善生产工艺,持续提高安全环保水平,努力开拓市场应用,全力配合淄博市工信局做好督办问题的封闭摘牌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实习编辑曹瀚文)责任编辑董晴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