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朱珠
9月初,刚刚忙完中国石化元坝气田检修项目,采气二厂元坝采气管理区党支部书记侯剑锋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干完了今年的一件大事,接下来还有许多党建工作需要落实。”
年,正是侯剑锋参加工作的第10个年头,10年时间扎根在基层一线,他见证了元坝气田从无到有,也经历了天然气行业高速发展历程,肩负造福一方百姓的使命,成为建设西南大气区的一份子,侯剑锋时刻感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连续30天奋战
助力元坝气田检修提前复产
“十年前,建设元坝气田只是一个设想,但十年后的今天,元坝气田已经累计生产超过了亿立方米天然气”,侯剑锋工作所在的元坝气田作为世界首个埋深超米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是西南石油局建设百亿立方米气田的重要支撑,也是川渝地区打造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阵地。
今年8月,元坝气田迎来首次全面停产检修技改工程,恰逢四川地区60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天气,紧接着又面临来势汹汹的疫情,整个检修项目组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和安全施工的压力。
侯剑锋作为此次检修元坝1-1井项目长,需要统筹安全、质量、进度三个关键指标。期间,为了对分水分离器和火炬分液罐等密闭罐体进行检修,需要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置换后开展清洗作业,因为白天温度太高,只有等到夜晚10点、11点等气温降低后才能进去,侯剑锋与监理、第三方安全监管一道全程进行旁站监管,连续三晚作业到凌晨四五点,确保了现场安全作业。
通过30多天的奋战,归功于众多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保证了气田检修工作的安全平稳,并全面提档元坝气田本质安全水平,打造了大型酸性气田检修工程样板。提早复产就意味着提早生产,至此,该公司日产天然气恢复至万立方米/天以上,为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开启上产加速度。
“元坝气田每天生产万方天然气,按一家庭一天使用0.75方天然气算,我们在全力保障多万家庭正常用气”,就算再辛苦,每每想到这里侯剑峰都充满了工作的热情。
扎根基层10年
见证天然气行业绿色高效发展
“开采一方天然气,也造福了地方百姓,不仅解决了就业,还拓宽了经济发展,让这个革命老区焕发了新生机与活力”。10年来,侯剑锋看到一座座大型装置、一个个采气厂站拔地而起,元坝气田在广元市苍溪县建设后并持续上产,附近村镇老乡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此外,他也看到石油石化行业的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准,各大企业践行绿色高效的开发理念,持续推进国家“双碳”目标。
将时光拉回到10年前,侯剑锋刚刚大学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希冀,努力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从技术员到技术组长,从生产管理到党群管理,他认为通过工作岗位的调整,自己的心路历程也发生转变。
“今年我们管理区又来了二十几个大学生,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元坝气田地处偏远深山,年轻一代愿意来扎根一线、奉献青春”,侯剑锋感触很深,年轻人的魄力让他再次充满了斗志。
特别是面对社会日益信息化的趋势,更需要年轻人扎根基层一线奋斗事业,侯剑锋认为,天然气行业正以一种新的姿态践行高质量发展,油气人要时刻谨记“将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数据看发展
天然气行业的“非凡十年”
过去十年,是中国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跨越的非凡十年,是油气公司改革力度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黄金时期”。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天然气增储上产,推进储气能力建设,中国开创了天然气大发展新局面。
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为亿立方米,到了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连续五年增产超亿立方米。年,储气设施开工建设全面提速,全国已建成储气能力同比增长15.8%,3年多时间实现翻番。目前,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为保障百姓温暖过冬,多家能源央企提早部署,气田增产、气库注气、增加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发挥“全国一张网”优势,全力备战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提到,预计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左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