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期间的生产中,真正做到进口货物随到随检,几乎都是‘秒通关’!”GE医疗北京工厂相关负责人激动地说。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GE医疗北京工厂,负责生产CT机等医用设备,这些设备对于此次抗击疫情有着重要作用。
北京海关关员在GE北京工厂对其进口的CT机散件进行快速检验京关宣\摄
据了解,一台CT设备需要多个零部件,涉及国内外近家供应商。春节期间,GE医疗北京工厂组织生产,需要紧急协调数十家物料供应商,同时协调美国和日本的工厂资源。短短时间内如何调集众多资源?GE医疗北京工厂相关负责人一时有点发愁。
“我们得知此情况后,立即想方设法采取多种监管模式,助力进口防疫物资,特别是医用防护物资快速通关。”北京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特色监管模式创新,海关采用了远程监控、视频查验、追溯监管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检验沟通服务,确保企业复工复产设备及原材料“零滞留”。
检验监管便利化措施也迅速跟进。记者了解到,对仅实施商品检验的进口汽车零部件产品,企业可直接提离至目的地,由目的地海关实施现场检验和抽样检测工作。
北京海关关员在北京燕山石化对进口设备实施检验京关宣\摄
感受到秒通关、零滞留的,还有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为解决市场对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的需求矛盾,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紧急从德国进口2套熔喷纺丝装置,用于生产口罩的“心脏”——熔喷布。
防控物资的生产需要争分夺秒。“我们在设备未到厂前就跟海关提前对接,进行预约检验。”负责此项工作的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相关人员介绍说。
“我们在接到企业的预约查验申请后,也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协调专人对接,在设备到厂的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便利的流程完成对进口设备的初步检验及后续监督管理。”北京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
最终,该生产线的建设比原计划提前48小时完成。
如今这条生产线可以使企业每天可生产6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供万片医用平面口罩使用,极大缓解了口罩市场压力,对首都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海关关员在北京燕山石化对进口设备实施检验京关宣\摄
此外,北京海关还发挥采信优势,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企业复工复产所需原材料,如风扇模块、微型机用内存条及光纤模块等,凭企业提供的质量保证自我声明,免于实验室检测。
“这使得进口时间进一步缩短,以切实的优惠措施确保复工复产企业‘零负担’。”北京海关商品检验处负责人介绍说。记者了解到,北京海关还对涉及中国强制性认证的部分进口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检验时采信认证认可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原则上不再实施抽样送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袁璐通讯员于雪梅
编辑:杨萌
流程编辑:郭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