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化 >> 石化前景 >> 正文 >> 正文

创作谈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的编撰历程

来源:石化 时间:2023/6/16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07223.html

自《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编纂工作开展以来,历时5年时间,九易其稿圆满完成70多万字编写工作,书稿即将审定后由中国石化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的编纂,始终秉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做到“以史为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展示”,同时注重编纂质量与效率兼顾。这项工作必须一切从头开始起步,因为《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是我国第一部、也是第一版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史专著,这就意味着在其编纂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一点现成的文字资料可供借鉴参考,只能靠各位编纂专家深入到各个陆地油田、海上油田收集第一手资料,一点一点进行提炼,进行整合,一个字一个字编纂成稿,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然填补历史空白的意义也就更大。

编纂工作启动以后,课题组充分听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等单位领导、专家意见,他们中间包括史学专家、国家荣誉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老一辈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者等一批权威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制定编写大纲,开始编纂工作。各家石油企业从齐心协力编好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之精品力作的大局出发,大力支持,先后成立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等5个《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工作专班做支撑,专班承担陪同编纂专家调研、提供第一手资料与对初稿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等职责,确保《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的编纂质量起点高,基础工作扎实有效。胜利油田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牛栓文高度重视编纂人才的培养工作,他在听取《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编纂工作专题汇报时强调指出:“做好这项工作,使命光荣、责无旁贷,但是切忌当做一锤子买卖,干完交稿一了百了,要以此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年轻的有情怀、有活力、有担当、有创新精神的石油工业史编纂研究人才。”根据要求,我们编纂研究课题组吸纳了50后、60后、70后、80后乃至90后五个年代的精英专家,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直到今天一个个青年才俊培养出来了。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延长石油提供了年鉴、史料、大事记等资料,中国海油提供了志书、年报、各海上油田史料,以及大量翔实的参考材料。为达到史书图文并茂的效果,各家还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

在听取有关《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编写工作的汇报后,今年8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李寿生会长认真通读《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一书的初稿,对编写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同时对后期的修稿工作进行了悉心指导,他不顾体弱多病,欣然为本书作序,他在序言中充满深情的为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的伟大成就感奋不已,一颗石油石化老前辈的拳拳爱国爱党之心溢于言表。

《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编纂课题组涌现出以曲晓论、杨荣才为代表的先模人物,为早日高质量推出《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编纂专家曲晓论春节小长假在办公室度过,除夕夜还在伏案挑灯夜战,紧张地投入编纂之中。年轻的编纂专家孟庆龄教授,年近九旬的老母亲身患绝症手术治疗,她日夜在病榻前守护病情危重的老人,老人昏睡时,医院病房微弱的灯光赶写《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第四章,争分夺秒抢时间。编纂研究课题组组长周洪成定向举旗、格局宏大,他指出:“山与河无疆,功与德无量,要撰写好这样一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厚重史书,功德无量,务必要倾尽犹如折骨断筋的洪荒非常之力,更要抱定有‘凝神执着、心无旁骛,甘坐十年冷板凳’的决绝与坚持,一页页史稿上,写满百万石油人对祖国的深情,真实倾诉他们奉献背后的悲伤苦痛,史学家评价我们是‘为石油行业立言、为百万石油工人兄弟请命’”。正是全体编纂专家积极认真,刻苦编纂,确保《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赶在党的二十大之前得以高质量出版。

学好用好《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对于凝聚力量,激发百万石油人苦干实干的豪情壮志,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相信这将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精品力作,各位审稿专家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用心、用情铸油史,堪称“经典厚重,质量精湛”,向党的二十大献上了一份厚礼,被史学家誉为:“一曲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壮丽颂歌,一部百万石油人高质量发展的经典史诗。”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这一辈子赶上伟大新时代太幸运了,接手《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这一编纂研究的艰巨任务,我们能为国家出一份力,幸运之至,自然深感使命无比神圣。这项任务需要绵绵不断地但是很磅礴的力量才能驾驭,才能向前推动。时间一天天会变老,史料一页页会变黄,我们争分夺秒塑造几代石油人光辉的英雄雕像。回眸5年来编纂《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走过的路,可谓是层峦叠嶂,困难重重,犹如漫漫长征路,有雪山草地,有急流险滩,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所有的艰难险阻,被英勇无畏的编纂专家都一一踩在了脚下,在我们的眼里“这困难,那困难,编纂质量上不去才是最大的困难”,正是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雄心壮志,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高质量推出这部精品力作。我们深知,能投身到我国第一部工业史专著的编纂工作,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最大的荣耀。这显然不是一个平凡的项目,而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政治使命,要站在“为国修史,为党立言”的政治高度对待编纂工作,真正把这一政治任务当作是一生为之追求的神圣的事业。要大力弘扬“潜心研究、淡泊名利、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把编纂研究《新时代中国石油工业》当做科学研究攻关课题,像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发起猛攻,真正把这一编纂工作当作伟大政治任务与崇高神圣事业来做,当做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科学性都非常强的关键工作,抓实抓好,处处体现出来的是专业精神,是把工作当作崇高事业,把编纂工作当作一生一世的人生追求。我们曾经在大庆油田钢铁钻井队井场上面对鲜红的党旗向党宣誓,我们曾经登上南海汹涌波涛之上巍然屹立的海上平台向祖国报告:“一定不辱使命,为国修史为党立言有我们,请党和祖国放心!”

全书力争在年12月完成全部编纂任务。这是一项填补历史空白的艰巨任务,这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第一次全方位立体展现整个能源战线高质量发展的伟大新征程与伟大新成就,将创出中国新能源战线新时代真正的“第一”,堪称中国能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第一部壮丽璀璨的经典史诗。(周洪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