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魏凯)
1业绩中枢向上的海上油服龙头
油田服务产业链概览
油田设备和服务行业(OilfieldEquipmentandservices,OFS),即油服行业,是指与油气勘探和生产过程中或上游能源行业相关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按照用途,油服行业可分为陆上油服和海上油服,预计到年全球陆上油服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北美、中东和非洲等地陆上油井数量最多。而根据油气勘探开发应用流程,油服产业链可分为勘查、物探、钻井、录井、测井、完井、采油及集输等。一般来说,当涉及到油田服务公司时,通常会想到地震、钻井、完井等服务,但实际上,油服行业囊括的范围很广,包括许多基于技术的服务,例如能源定位、能源数据管理、地层评估和地质科学等,Schlumber和Halliburton等大型油服公司已基于技术的服务来满足油气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像Helmerich&Payn等油服公司仍继续专注于传统服务,包括钻机、设备制造、钻井服务等。
勘察:石油勘探人员运用地质知识,携带罗盘、地质锤等简单工具,在野外通过直接观察和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剖面、岩性等,来了解地层和构造特征。
物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通过不同物理仪器来观察地层各种物理现象,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达到找到油气的目的。一般来说,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以及地震勘探是较为常用勘探方法。国内油服公司中,可以进行陆上物理勘探的上市公司包括石化油服、潜能恒信、恒泰艾普,可以进行海上物理勘探的上市公司仅中海油服。
钻井:利用钻机设备(多用旋转钻井)和工具(钻头、钻柱等)在地下钻出具备一定深度的圆柱形井眼的工程。目前最为常用的钻井方法是旋转钻井法。事实上,不论是在早期的普查、详查、区域勘探阶段,还是在油田勘探以及最后油田开发阶段,都要钻不同类型的油气井。
测录井:录井是指整个钻井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有系统的收集、记录、分析来自井下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直接录井和间接录井。直接录井是指直接观察的如地下岩心、岩屑、油气显示和地球化学录井,间接录井是指间接观察的如钻速、泥浆性能变化、各种地球物理测井等。测井是指使用多种专门仪器放入钻开的井内,沿着井身测量钻井地质剖面上地层的各种屋里参数(电阻率、自然电位、中子、密度和声波等),接着利用这些物理参数和地质信息之间应有的关系,采用特定的方法把测井信息加工转换成地质信息,从而研究地下岩石物理于渗流特性。
完井:是使井眼与油气储集层(产层、生产层)连通的工序,是衔接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包括从钻开油气层开始,到下生产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系统工程。
国内最具规模的海上油服企业
中海油服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海上油服企业。公司拥有完整的服务链条和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业务覆盖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是全球油田服务行业屈指可数的有能力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供应商之一,既可以为客户提供单一业务的作业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勘探开发、油田生产服务。公司的服务区域遍及全球,包括中国近海及亚太、中东、远东、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和国家。
公司由中海油集团直接控股,国资委间接控股。年12月,中海油总公司将旗下五家从事钻井油井服务和石油物探的公司合并为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年9月正式注册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年11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年3月公司股票以一级美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美国柜台市场进行交易,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立之初,公司就开启了油气资产全球化布局之路,年9月公司收购了挪威海上钻井承包公司AwilcoOffshoreASA,扩展了其全球版图。控股股东为中海油集团,国资委间接控股。截至目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0.53%的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在澳洲、美洲、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等区域均设有全资附属公司,负责相关区域的油田服务。
公司业务包括油田技术服务、钻井、物探与勘查、船舶服务四个板块。公司的服务贯穿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业务分为四大类: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公司既可以为用户提供单一业务的技术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装、总承包作业服务。
油田技术服务占比逐年升高,成为公司第一大利润来源。公司年全年实现营收亿元,其中油田技术营收亿元,贡献了全年营收的46%;钻井服务营收亿元,贡献了全年营收的40%。-年期间,钻井服务贡献了公司四到五成的营收;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产品大幅提升作业能力,创造多项记录,实现零的突破,年公司油田技术服务首次超过钻井服务成为收入第一大来源,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由年的22%升至年的46%。
作为由中国海油(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公司,营收大部分来源于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且与中海油资本开支明显相关。在中海油服的收入来源中,中海油是公司最主要的客户,年来自中海油的收入为.82亿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达72.8%,而近五年(年-年)此比例维持在69.0%-78.2%之间,均值为74.4%。从资本开支的角度而言,中海油服收入与中海油的资本开支相关性较高。年-年,在增储上产背景下中海油资本开支明显增加,中海油服收入规模显著受益,并且占中海油资本开支的比例亦有提升。
中海油服业绩中枢持续向上
随着国家提出七年行动计划,综合油气增加资本开支背景下,中海油服业绩增长显著。年,由于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国家出台七年行动计划,提出保障能源安全等目标,以油气增储上产为国家首要能源战略任务,政策层面强制油企保障资本开支,国内油服市场景气度显著提高,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中海油服营收和业绩均高速增长。年-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亿元、.46亿元和.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71亿元和25.02亿元。
年油服市场仍处于复苏状态,公司营收与业绩受到一定影响。年上半年,虽然国际油价回升,但国际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投入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谨慎性。油服市场规模复苏缓慢,供大于求的饱和状态依然存在,部分勘探开发项目出现推迟、延期甚至取消,大型装备利用率仍旧处于低位,与疫情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中低端钻井平台利用率仍处在历史低位,油田服务价格尚未恢复到疫情以前水平。从经营业绩看,全球油田服务行业整体仍旧处于低迷状态,多数重资产油田服务公司盈利能力不佳,资产回报处于历史低位。年上半年,中海油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12.24%和53.25%,虽仍处于负增长,但和Q1相比降幅大幅缩窄。
2增储上产叠加油价复苏,海上油服未来可期
为保障能源安全,加大增储上产力度
市场化背景下石油公司增大资本开支主要基于油价的提升。从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等主要国外综合石油公司以及国内三桶油的历年资本开支来看,随着油价的提升,综合石油公司增大上游油气勘探开发等板块资本开支的意愿将增强,一般来说油价领先资本开支大约1年左右。油价上涨推动油公司资本开支提升属于市场化调节,尤其是国外石油公司市场化程度更高,油价和资本开支的相关性极为明显。而国内三桶油属于国企,油价高低确实影响三桶油资本开支的多少,但是国家方针政策更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虽然年油价中枢大幅下滑,但是三桶油的资本开支却逆势大幅提升,这主要由于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证我国的能源供给安全。
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考虑到能源安全,国家要求加大油气勘探力度。在资源禀赋的限制下,我国原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年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70%。截至年,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2.55%1和41.90%。原油和天然气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国家能源安全有极大影响,过于依赖国外将会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特别是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缓解原油和天然气紧张形势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家决策层重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味着油气勘探开发支出力度有望增强,上游综合油气公司将增加勘探与生产资本支出,近年来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印证了国家对能源的重视。
为了达到增储上产的目的,国家制定“七年行动计划”(年-年)。年5月,国家能源局召开“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国家能源局局长表示石油企业要落实增储上产主体责任,同时这也是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第一次提出“七年行动”计划。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随后,中石油和中海油分别出台《-年国内勘探与生产加快发展规划方案》和《关于中国海油强化国内勘探开发未来“七年行动计划”》,表示将加大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提高原油天然气储量,降低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中海油增产支撑海上油服景气度
油价触底回升,中海油经营大幅改善
年初至今,国际油价持续强劲势头。截至9月8日,布伦特和WTI期货油价分别上涨41.41%和43.18%至72.60美元/桶和69.30美元/桶;如果从年10月30日的阶段性低点计算,布伦特和WTI期货油价分别上涨93.81%和93.63%。
作为上游油气生产企业,中海油净利润和油价高度相关,油价上涨业绩弹性较大。中海油是一家专注上游油气开采的公司,因此油气销售构成了其主要利润来源,回溯公司净利润和油价可以发现公司盈利情况和油价高度正相关,未来随油价上行公司业绩弹性极大,油价每提高10美元/桶,公司净利润增厚约亿元。按照布伦特油价60-70美元/桶,对应公司净利润-亿元,未来若油价稳定进一步上涨到80美元/桶,对应年化利润将超过亿元,油价上涨业绩弹性极大。
桶油主要成本实现连续七年下降
桶油主要成本为衡量全球石油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储量、产量与桶油成本是市场上对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