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银证券,余嫄嫄、王海涛)
一、行业数据回顾及展望
全球经济指标基本恢复
随着新冠疫情趋于稳定,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数据在年4月份下滑至多年来新低的26.20后连续回升,年7月回到50之后至今持续保持在50以上。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同样触底后回升,目前已经回到了疫情前水平以上,美国ISM及欧元区制造业PMI均达到了年以来新高水平,而日本制造业PMI也已经接近年的前高水平。
年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年全球经济增长6%,相较1月的报告上调了0.5个百分点,并预测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4%。
出口层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增速仅美国依然为负,欧盟、中国及日本基本已经回到疫情前水平。
年1-3月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均大幅增长
年1-3月,国内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业、化学纤维业、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子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出现十年来最高同比增速。一方面由于年基数偏低,另一方面年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行业内公司收入及盈利增加。
价格方面,化工PPI指数当前已经回升至年前高水平。从具体产品价格来看,截止年5月5日,年年内均价较年均价上涨的产品占91%,涨幅超过50%的占比24%,其中5个品种均价同比翻倍,分别是醋酸、EDC、PTMEG、硫磺、硫酸。
综合以上信息来看,需求恢复叠加旺季的因素,部分化工产品涨价在年四季度如约而至。年一季度,随着原油、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行,化工品价格也出现了普涨。预计后续产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需求端展望:国内外或将继续复苏
从国内市场来看,地产、家电等市场均在疫情后的恢复过程中。汽车在年产量及销量都出现大幅增长,年1-3月汽车产量同比增幅达到了75%,销量同比增幅也达到了77%。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以及竣工面积年累计同比也有大幅增长。家电行业除了空调外,彩电及冰箱的累计同比也达到了疫情前水平。
国际市场:化工品出口有望持续回暖
从海外情况来看,随着主要消费国疫情趋于平稳,化工品出口有望持续回暖,尤其是处于纺织服装产业链、农药化肥产业链、海外地产、家电产业链等的相关产品。
在中国率先摆脱疫情的背景下,国内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体系的恢复领先全球。我们判断,长期来看,国内的化工产业将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
供给端展望:产能持续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
疫情之后,化工各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经历了触底反弹,且在年一季度达到极高峰值后开始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年1-3月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48.7%;化学纤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幅略低,为9.5%;塑料与橡胶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7.7%。
但年一季度与年一季度相比,根据我们测算,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出现了小幅增长,增长幅度为2.9%;而另外两个子行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及塑料与橡胶制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较年均出现下降。
从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在建工程数据来看,Q1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为.39亿元,同比增长0.4%,扣除涤纶板块后同比下降9.16%。新增投资出现放缓。从上市公司在建工程数据来看,中国石化、荣盛石化、万华化学、广汇能源、卫星石化在建工程较高,合计占比达到62.19%,新增产能持续向龙头企业集中,未来行业集中度将继续增加。
成本端:年油价将继续反弹,但上涨之路不会平坦
需求恢复推动油价持续反弹。截至年5月4日,年WTI均价为59.13美元/桶,同比上涨了53.98%,Brent均价为62.44美元/桶,同比上涨了40.54%。年,国际油价延续了年二季度以来的反弹趋势。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以及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的需求恢复,是推动油价反弹的主要因素。目前,WTI和布伦特均运行于60美元/桶上方,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与年中枢价格相当。
需求复苏是油价恢复上涨的主要拉动力。根据OPEC年4月月报,疫情在全球爆发对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冲击,全球原油需求在年下降到约万桶/日。年以来,全球原油需求继续恢复,尤其是OECD经济体的需求稳健复苏。印度因为疫情扩散而放慢了复苏进程,对非OECD经济体造成拖累。展望未来,需求复苏仍将是未来拉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对市场信心的建立尤为重要。根据OPEC预测,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万桶/日,显著好于年,但仍比年低约万桶/日。
库存水平逐步落至五年均值附近。随着需求复苏,全球石油库存也开始拐头向下,呈现出库存去化的良好态势。OECD整体的陆上商业石油库存已经下降到30亿桶以下,比五年均值略高万桶,但仍显著高于年同期。分品类来看,原油库存的水平仍然较高,仍比近五年平均水平高万桶,而石油产品的库存已经回落到五年均值以下,比平均水平低约万桶。分区域来看,日本库存水平最低,已经创近五年最低水平,而欧洲和美国仍处于逐步恢复的过程中,但离五年均值已经不远。
减产政策执行效果较好,增产步伐开始加快。4月27日,OPEC+部长级会议召开。根据本次会议的决议,当前的减产政策将被继续执行下去,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减产协议被提前终止的担忧。会议决议表明,OPEC+联盟对于当前行业复苏状态较为满意,预计全年原油需求增幅在万桶/日左右。另一方面,预计后期联盟的增产步伐可能会逐步加快。其中,沙特阿拉伯自愿减产的万桶/日份额将在5月-7月内逐步回到市场。我们判断,随着市场基本面再次回归平衡,产油国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将重新成为主要矛盾,油价大幅上涨的趋势恐将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
下半年油价将继续上行,但斜率趋缓。回顾年年度策略,我们判断“考虑到近期疫苗研发方面的进展,全球各国大概率将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经济恢复和石油需求复苏成为大概率事件,油价上涨的趋势得以延续。年Brent油价中枢将在52美元/桶左右,比年提高约10美元/桶,生产国整体恢复盈利”。从上半年的油价走势来看,以上判断与市场走势大体一致,但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推行的经济刺激政策判断略保守,尤其是对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估计不足,没有给予油价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充分的预期。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上调对于年Brent油价中枢的判断至60美元/桶左右,比年提高约18美元/桶。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