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安信证券,张真桢,王哲宇)
1.深耕电线电缆领域,海缆业务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1.1.二十余年电线电缆行业经验,业务覆盖三大板块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于年上市。多年来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公司现有陆缆系统、海缆系统、海洋工程三大产品领域,在kv及以下交流海缆、陆缆,±kV及以下直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系统产品等领域具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和运维服务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能、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领域。
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常态化科研合作机制,结合持续高强度科技投入,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制约,攻克了超深水和动态化设计等核心技术。公司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的融合,引入OEE等大数据管理工具,形成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助力企业从“制造”升级为“智造”。
股权结构稳定,基金公司参股。截至年三季报,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33.25%。实际控制人为夏崇耀、袁黎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多因子灵活配臵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持股2.45%,1.73%,0.61%,彰显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三大业务领域产品齐全。公司依托东部,中部,南部三大产业基地,科学布局,辐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全面覆盖了从陆地到海洋,从产品到服务的相关业务。公司陆缆产品可应用于智能输配电网、智慧建筑家居、轨道交通、装备用电、绿色石油化工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超高压电力电缆(kv)、中(低)压交流陆缆、柔性直流陆缆、阻燃电线、中(低)压配电电缆、直流牵引电缆、特种电缆等。公司海缆产品广泛应用于岛屿联网、海上风电、海洋油气等领域,提供的产品包括超高压交流海缆、柔性直流海缆、阵列电缆、送出主缆、风电动态缆、脐带缆等。公司海洋工程业务可提供敷设施工、运行维护、抢修服务和产品验收及测试服务。
1.2.海缆业务为公司盈利能力注入动力,年海缆业务毛利率53.7%
公司营业收入不断增长,从年的18.22亿元提升至年的50.52亿元,CARG达22.6%;归母净利润从年的0.50亿元提升至年的8.87亿元,CAGR达77.7%。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9%至57.7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56.8%至
9.61亿元。根据公司公告,截止年Q3,公司在手订单约64亿元,其中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38亿元,陆缆系统26亿元。高毛利率高附加值的海缆系统订单充足,将为公司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分产品看,陆缆业务是公司传统收入板块,营收增速较为稳定,年陆缆营业收入为26.31亿元,营收占比为52.1%。由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公司陆缆业务毛利率较低,年为12.1%。年以来,公司大力发展海缆系统板块,海缆业务营业收入从年的1.37亿元增长到年的21.79亿,年海缆业务营收占比为43.1%,是公司近年业绩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海缆业务毛利率较高,年达53.7%。公司海洋工程业务是海缆业务的有利补充,年海洋工程业务营收为2.29亿元,占比为4.5%。
随着年以来公司高毛利率的海缆业务放量,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不断抬升。年公司毛利率为30.6%,净利率为17.6%。公司费用率较低,销售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呈下降趋势。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6.5%/0.1%。
公司现金流状况整体稳定。年由于海缆订单大幅增加,原料采购相应增加,存货及预付款增加,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94亿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电线电缆行业稳定增长,海底电缆市场规模有望超预期2.1.预计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将达1.65万亿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建筑、交通、通信、工程机械、汽车等各个领域。据统计,现有电线电缆品种已超过种,规格数十万个,是电工电器行业中品种和门类最多的大类产品之一。
在我国,电线电缆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产品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占据我国电工行业四分之一的产值,是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补短板”等宏观政策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带动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建筑、新能源及船舶等行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快速发展,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根据公司年报数据,我国当前电线电缆制造商在业总数已达1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年产值万元以上)企业数量有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7.1%。预计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将达1.65万亿,-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6.09%,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陆缆系统产品根据用途主要分为五大类:导线(裸电线)、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电缆、通信电缆、绕组线。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市场需求处于前列。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年电力电缆市场规模占比为36%,电气装备电缆占比为20%,裸电线为和绕线组合计31%。由于我国年与年新能源汽车需求崛起、轨道交通等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在需求端有了较大的增长,年电力电缆约占总电线电缆规模的39%,电气装备约占总规模的22%,裸电线和绕线组合计占总规模的28%,通信电缆较年下滑1个百分点,占比为8%。
2.2.年我国风电海底电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亿元
风电的诸多形式中,海上风电覆盖面积广、资源禀赋好、输送成本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在发展海上风电上具备区域优势。从全球的海上风向来看,我国的海域处于日本暖流风带中,其空气变化具有风速大、规律性强以及主导风向稳定等特点。而且海风风速大、风功率密度高、风速稳定,可为大容量海上风机的输电提供稳定生产的基础,发电量是陆上风电场的1.4倍。在取代煤炭发电方面,海上风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相比,二氧化碳排放更少。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每安装1GW的海上风电,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万吨。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为71TW,海上风能资源是全球电力需求的十倍以上,仅开发1%的海上风能资源,就可以满足人类10%的电力需求。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超预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万千瓦,同比增长.29%,是此前累计建成总规模的1.8倍。截至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千瓦,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根据各省份发布的海上风电规划,“十四五”期间,预计广东省将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万千瓦,福建省将新增万千瓦,江苏省将新增超0万千瓦,山东省将新增万千瓦,浙江省将新增万千瓦,海南省将新增万千瓦,广西省将新增万千瓦。六大省份累计规划容量初步测算超过GW,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超预期。
海底电缆市场规模大增速快。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步拉动海缆的需求增长。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项目开发重要环节,也是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较为主要的区别所在。据北极星电力网估计,海缆费用约占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总额的8%。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年全球风电海底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亿元,预计到年全球市场规模到亿元,-年CAGR达37.2%。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年我国风电海底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60亿元,同比上涨53.85%,预计到年我国风电海底电缆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年CAGR达33.5%。
海缆行业格局稳定。海底电缆行业壁垒高,国内海底电缆企业主要是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缆、汉缆四家。东方电缆与中天科技为第一梯队,亨通光电和汉缆股份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是一些市场份额较小的企业。考虑海缆行业壁垒和已有公司的先发优势,预计未来海缆行业格局将维持稳定。根据Wind数据,年Q3东方电缆市占率为29.8%,排名第一,中天科技市占率为27.5%排名第二,亨通光电、中航宝胜、汉缆股份等其他产商合计市占率42.7%。(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行业壁垒高,公司研发与总包能力优异3.1.持续中标大客户项目,累计提供海缆数量超km
陆缆海缆持续中标各大工程。公司拥有kV及以下交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kV及以下直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和运维服务能力,并涉及海底光缆、智能电网用电线电缆、核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电线、综合布线、架空导线等一系列产品,提供深远海脐带缆和动态缆系统解决方案、超高压电缆和海缆系统解决方案、智能配网电缆和工程线缆系统解决方案、海陆工程服务和运维系统解决方案共四大产品及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能、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多个领域。公司实力行业领先,不断中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建、中海油、大唐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中铁、国投电力、中国节能、中国铁建及国外企业的陆缆及海底电缆项目。
陆缆业务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陆缆业务领域,公司研发了非交联环保聚丙烯电缆、无卤低烟阻燃B1级线缆等智能配网和工程领域创新产品,集绿色、安全、节能、环保等优势于一体。公司拥有智能电网用电线电缆、核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电线、综合布线、架空导线等一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核能多个领域中。公司的±kV直流陆缆系统是世界已投运的最高电压柔性直流电缆。根据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