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管理,一家之言。
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建设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在施工单位拿到工程项目,施工图已基本确定之后,才开始根据施工图要求,组织相关人力物力来建设这个项目。但随着建设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兴行业的出现。使得现实中出现了很多在建设过程中,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且独立性很强的建设项目。此时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减少建设过程中的错误,降低建设成本,使得一种新的建设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EPC模式。EPC模式就是将以前由几家独立公司完成的设计工作,施工工作,试运行工作等全部归拢,由一家单位完成。EPC的优势是加快的建设进度,减少了各项工作中交叉出现的错误,明确了工程责任主体。
石化工程在EPC模式下,因为设计单位即是项目经理所在单位,因此项目经理能有条件参与到前期的工程设计中来,而且在项目经理责任制贯彻良好的施工单位中,项目经理也十分渴望能参与到前期的项目设计当中去,因为项目设计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了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建设目标的效果。
设计师不管是条件许可,还是个人需求,在工程的设计阶段,项目经理都有机会能够参与进来,并作为项目的实施负责人,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工程设计阶段,工程的设计师,无疑是该设计领域具有最高权威的人,但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尤其是偏向实战的项目经理,作为其中一个臭皮匠参与进来,能够贡献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出自己对一些设计理念和方案的意见,如果这些意见在论证后被采纳进而对相关设计进行修改,则必然能给项目实施带来极大的益处。
工程师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工程设计阶段,作为工程灵魂的设计师,更多的是站在设计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来设计整个项目。而作为项目实施操刀手的项目经理,更多的从项目实施角度出发来考虑整个项目,由于二者角度的不同,则必然在很多问题上发生碰撞。现实中的这些矛盾碰撞,对项目实施来说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作为项目的EPC单位,由于能对项目建设全周期的质量进行兜底,因此也就有权对项目进行合理的方案优化与设计,在这个大原则下,前期不同角度看问题发出的碰撞,就能够让更多的问题暴露,通过多方的沟通协商。就能够找到一条在设计和施工两边不偏不倚的方案,这样十分有利于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等各项指标的顺利实现。
正中目标从工程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看,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的负责人,要想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则对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十分有必要且必不可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