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如此便捷,
飞机、高铁、自驾……
我们可以轻松去到任何地方,
相比较之下,
骑自行车出行
无疑是非常辛苦的选择。
但对于骑行爱好者而言,
这项运动却非常迷人,
不仅锻炼体魄、磨砺意志,
还能让人体会到
艰辛与快乐并存的奇妙感受。
对于热电厂员工路义龙来说,
他坚信只有出发才能到达,
无论是在骑行的征程上,
还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前行都是他唯一的目标。
今天,
我们便来了解一下,
这位石化骑行者的故事——
“在我骑行的路上,那些原本是地图中标注出来的抽象名称,慢慢变成了眼前真实的村庄、河流和山坡,这种感觉太奇妙了。”谈起骑行,今年已51岁,在热电厂供电三车间担任班长的路义龙仍如赤子一般,眼神中流露出热情与向往。
岗位上的路义龙。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路义龙随几位有经验的朋友一同骑行至哈尔滨。一路上,没有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视野,他感觉自己好像和大自然结合在了一起,那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身临其境的震撼。
抵达目的地后,路义龙虽然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和对骑行运动的浓厚兴趣。自那时候起,他便开始研究起骑行的相关知识,积极锻炼体能,购置专业装备,为下一次出发做准备。之所以准备如此周全,是因为他打算“搞事情”,以一名新手的身份,挑战长途骑行。
在年的年假期间,路义龙开始了这项挑战,且目标难度颇高——穿越川藏线上的国道。这条公路素有“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之称,同时也是当时国内最长的国道,有多千米,路况也非常复杂,单论海拔,就从几百米跨越到多米。
年,路义龙的川藏线长途骑行纪念照。
长途骑行开始后,因为经验不足,路义龙的体能分配、路线规划、骑车姿势等都有不合理的地方,一路上出了不少状况,让这趟骑行之旅非常辛苦。肌肉酸痛、艰难爬坡、天气突变……他有太多可以放弃的理由,可每当他战胜自己,突破极限,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让路义龙一次次蹬上踏板,咬牙坚持了下来。
最终,汗水和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一路上,他领略到了平生仅见的美景:险峻的高山、湍急的河流、绝美的雪山、九曲十八弯的公路线。而那次珍贵的经验,也让他明白了骑行的意义:只有出发,才能到达。
路义龙骑行至布达拉宫。
“你真了不起”,所有知道路义龙骑行经历的人,都会这样说。加入骑行爱好者行列至今,已有七年多的时间,几乎每一个长假,路义龙都与爱车前行在路上。他体验过额尔古纳河畔的风土人情,也在敦煌戈壁看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曾欣赏布达拉宫的金顶在白云的衬托下闪闪发光,还沿着丝绸之路去探寻历史的足迹。
在几次旅程中,因为提前准备得不够充分,他遇到了一些措手不及的情况:有时,夕阳已西下,他距离休息点却还有60多公里的路程,险些露宿路边;在翻越祁连山脉时,多米的海拔落差,让他遭遇体能上的巨大考验……不过对于路义龙来说,这些困难与经历,是对他心志的一种磨砺,也提醒着他做足准备的重要性。
路义龙克服重重困难,骑行至祁连山。
当然,骑行对路义龙的改变还有很多。他的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他总会为心中的目标做足准备,然后心无旁骛、坚持到底,年至今,已有两次获得公司生产技术运动会行业状元的称号,让每一次的出发,都成为了美好的抵达。
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缘故,路义龙有很多地方想去,却至今没有成行。但家住东城领秀的他,坚持骑车上下班,每天晨跑至少10公里,为春暖花开后,再次出发的那一天做准备。
祁连山上,包括路义龙在内的骑行者们所开拓出的道路。
也许此时的你我,都没有骑行的经历,可我们都应成为自己人生路上的骑行者,只要不停奔跑,就会抵达目标、实现梦想、创造奇迹。
图文:梁 爽
编辑:魏琳琳
校对:孙艾平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获取全文)▼大庆石化新媒体矩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8.html